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巨源禅师》
《寄题巨源禅师》全文
唐 / 薛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何年别乡土,一衲代袈裟。

日气侵瓶暖,雷声动枕斜。

还当扫楼影,天晚自煎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chánshī
táng / xuēnéng

fēngchánwàiyìngcán槿jǐnhuā
niánbiéxiāngdàijiāshā

qīnpíngnuǎnléishēngdòngzhěnxié
háidāngsǎolóuyǐngtiānwǎnjiānchá

翻译
在风雨中禅意之外,木槿花想必已凋零殆尽。
不知在哪个年份离开了故乡,一件僧衣成了我的全部行装。
阳光透过瓶子温暖着我,雷声在耳边轻轻响起,斜照着枕头。
夜晚来临,我将清扫楼台的阴影,独自煮一壶茶。
注释
禅思:指禅定中的深思或冥想。
残:剩余,凋零。
衲:僧衣上的补丁,这里指僧袍。
袈裟:佛教僧侣穿的长袍。
日气:阳光的热量。
雷声:自然的声音,可能暗示时间的流逝。
楼影:楼台的阴影,可能象征孤独或静谧。
煎茶:烹煮茶叶,通常指品茗,也寓含生活简朴之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的作品,名为《寄题巨源禅师》。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和对佛法修行者的赞美之作。

“风雨禅思外”,表现了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内心却能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悟能力。“应残木槿花”则是说即便是在荒凉破败的地方,也能见到微小生命力顽强生存的情景,这或许暗示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何年别乡土”,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时日的怀念和不确定性。“一衲代袈裟”则是说用一件简单的僧衣来比喻自己的生活,如同佛教中僧侣所穿的袈裟,既简约又充满宗教意味。

“日气侵瓶暖”,描绘了阳光透过器物使其温热的画面,这是对平静生活的一种写照。“雷声动枕斜”则是在安静之中突然响起的雷声,给人一种惊醒的感觉,但同时也是一种自然界力量的展现。

“还当扫楼影”,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清理心中的杂念,就像清扫尘埃一样。“天晚自煎茶”则是到了傍晚时分,独自煮一壶清茶,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情怀。

作者介绍
薛能

薛能
朝代:唐   字:太拙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生辰:817-880年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猜你喜欢

代秋胡歌诗·其二

贫贱易居。贵盛难为工。贫贱易居。贵盛难为工。

耻佞直言。与祸相逢。变故万端。俾吉作凶。

思牵黄犬。其计莫从。歌以言之。贵盛难为工。

(0)

狐裘歌

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0)

避暑和王和仲四叔

避暑僧楼上,高窗四面开。

长天看鸟尽,终日少人来。

山断虹边雨,花蒸水底雷。

求仙何必远,只此是蓬莱。

(0)

赋得进德修业

志道推君子,荒疏凛厥躬。

业因修益上,德以进为功。

卦可古敦复,爻应筮击蒙。

身心资长养,问学贵虚冲。

至圣基堪立,名山用不穷。

升平须黼黻,怀抱契皇衷。

(0)

哭女成四律·其一

齐眉空望汝,半世费心思。

远恐乖鸿信,番教痛凤随。

早知情付水,不合幕牵丝。

悔悟今诚晚,临风泪独垂。

(0)

蚓笛

笛腔深藓里,曲蚓乐时鸣。

入拍无心合,思归却步生。

落梅催雨急,裂石待潮平。

浅渚疏篱畔,牛腰未见横。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