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其三柳》
《蝶恋花·其三柳》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几度春来眉黛妩。一夜池塘,楚女腰肢妒。

栖得啼鸦垂远浦。梨花好共风前觑。

绿倩东君曾作主。欲系行人,难绾征鞍住。

灞上依依芳草护。斜阳去后章台路。

(0)
鉴赏

这首《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与情感的交织。开篇“几度春来眉黛妩”,以女子的眉眼喻春之妩媚,暗示着季节更迭中女性角色的细腻感受。接着“一夜池塘,楚女腰肢妒”,通过池塘与楚女的比喻,展现了春夜的静谧与女子的娇美,同时也暗含了一丝嫉妒的情绪,丰富了情感层次。

“栖得啼鸦垂远浦”一句,将鸦鸟栖息于远处的水边与啼鸣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紧随其后的“梨花好共风前觑”,则将梨花与风联系起来,描绘出梨花在春风中的轻盈姿态,仿佛在与风共舞,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

“绿倩东君曾作主”一句,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春天比作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赋予其主宰万物生长的力量,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接下来的“欲系行人,难绾征鞍住”,则转向对离别之情的抒发,表达了对行人的不舍与留恋,同时又无奈于现实的约束,难以挽留。

最后,“灞上依依芳草护。斜阳去后章台路”,以灞桥和章台作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场景。灞桥是古代送别之地,而斜阳与芳草的描写,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与离别的哀愁。章台路则是古代繁华之地,此处的描述似乎预示着离别后未来的道路虽繁华,但主人公的心却因离别而感到孤独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蝶恋花》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春日美景与离别之情的交织,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层次感。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长亭怨慢.题周偶僧杨柳旗亭图

是谁画、天涯愁思?一片魂销,树犹如此。

恁地迷离,数重烟雨碧无际。

唤人离别,还衬个、旗亭子。暮色可怜生。

便欲问、干卿何事?

应记,记江南旧梦,正似者番天气。

年年二月,写无赖、六朝山水。

料燕莺、不解伤心,更谁识、吴娘情意。

莫怅惘青春,犹胜西风憔悴。

(0)

水龙吟.荷花为子掞赋

西洲一夜温香,随风和梦枝头住。

红衣翠袖,何人知道,横塘日暮。

一水盈盈,千情脉脉,回头频误。

向天涯远道,相思万里,便采得,遗谁去?

直是寻莲等藕,好三春、过却佳期无数。

多少缠绵,而今看取,苦心如许。

烟学愁容,雨偷泪色,芳尘何处?

只月明、一片依然省识,凌波微步。

(0)

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

心底湖头,路断到如今。

郎到断侨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

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

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

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

(0)

枫桥

阊门阛圚接枫桥,几度经过水月遥。

今日重来忆张继,暮烟疏雨草萧萧。

(0)

晓行曲二首·其二

轻裘绶带出边城,万里平沙按辔行。

胡骑千里齐下马,争看汉使是天人。

(0)

皋亭道中

青青阳柳弄轻柔,风惹莺声宿雨收。

三月皋亭山下路,桃花如锦满汀洲。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