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如心咏小舫落成·其二》
《和陈如心咏小舫落成·其二》全文
明 / 区元晋   形式: 五言律诗

一叶休言小,乘春可共移。

探梅无近景,系柳有新诗。

剡曲心频到,朱明梦屡飞。

风光归遍览,不博子陵矶。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艘小巧精致的画舫在春风中航行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一叶休言小,乘春可共移。” 开篇即以“一叶”形容画舫之小,却以“乘春可共移”表达出它虽小却能承载着春天的美好,与人共享春光的意蕴。这里的“小”并非限制,而是别有一番情趣,仿佛在说,小船虽小,却能装载无限的春意与欢愉。

“探梅无近景,系柳有新诗。”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画舫行经之处的景色。梅花虽美,但若要近距离欣赏,似乎并不适宜在船上进行;而系泊于柳树旁时,诗人却能灵感涌现,创作出新的诗歌。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文学创作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灵感与情感的共鸣。

“剡曲心频到,朱明梦屡飞。” “剡曲”指的是剡溪,这里借指画舫航行的水道,表达了诗人对水道的频繁探访与喜爱。“朱明”则是指夏季,这里暗示画舫的航行可能跨越了四季,诗人的思绪也随着季节的更迭而飞翔。这两句通过时空的转换,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广阔。

“风光归遍览,不博子陵矶。” 最后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表示,他想要遍览所有的风光,体验不同的季节与景色,这种追求是无法用物质的财富或地位来衡量的,正如不愿换去子陵矶(古代名胜)的珍贵体验。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认为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来自于心灵的体验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舟、自然景观、文学创作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区元晋
朝代:明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猜你喜欢

芙蓉

皎皎芙蓉花,盈盈出秋水。

美人荡舟来,容颜宛相似。

采之欲为衣,离居有君子。

路远莫致之,引领徒为尔。

但恐秋风生,零落从此始。

(0)

送朱推府颙伯考绩赴京

南山凝翠雨初晴,高树含风彩鹢轻。

恋阙不知江路永,过家还趁晚潮平。

云霄此去看凌厉,才气从来羡老成。

最是平反遗爱远,挽留无计若为情。

(0)

送韩大卿赴刑侍任

宦辙周流四十年,甘棠阴在有诗传。

匡时虑远人难识,执法官高地屡迁。

朝下午门同辈少,赏寻韦曲晚芳妍。

群生共此恢恢网,一道宏纲上属天。

(0)

戊辰五月西归写怀寄会中诸君子·其二

五月还乡客,飘然一布衣。

耕耘真子职,消息是天机。

江水兼潮涨,风帆带雨飞。

心知蓬岛近,自合寄书稀。

(0)

送沈克寅

我视尊翁作少年,尔今头角已崭然。

读书好破三千卷,时誉应归尺五天。

万里云霄无弱羽,一家衣钵有真传。

自来建业由勤苦,莫爱山窗日晏眠。

(0)

世卿诵斗草联句戏次其韵

懒向东风看落花,筠笼摘草戏相誇。

欲寻指佞兼醒醉,直造山巅与水涯。

色弄青红根可辨,味分甘苦性应差。

莫因今日儿童戏,便作神农注疏家。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