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古精舍,远迹西山岑。
冈岫屡回复,云岚杳深沉。
流泉激修竹,绿萝被青林。
密叶翳朝阳,芳柯承夕阴。
杖策遵微径,逝将支遁寻。
行行未易即,遥闻钟磬音。
徙倚绝尘想,冥思谐道心。
搴芳咏招隐,松风和悲吟。
韬光古精舍,远迹西山岑。
冈岫屡回复,云岚杳深沉。
流泉激修竹,绿萝被青林。
密叶翳朝阳,芳柯承夕阴。
杖策遵微径,逝将支遁寻。
行行未易即,遥闻钟磬音。
徙倚绝尘想,冥思谐道心。
搴芳咏招隐,松风和悲吟。
此诗《韬光庵》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中景致。诗中以“韬光古精舍,远迹西山岑”开篇,点明了地点——位于西山之巅的古庵,隐秘而远离尘嚣。接着,“冈岫屡回复,云岚杳深沉”,通过山峦与云雾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流泉激修竹,绿萝被青林”,水声潺潺,竹影婆娑,绿藤缠绕,青林覆盖,生动展现了山中自然之美。而“密叶翳朝阳,芳柯承夕阴”,则通过光影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时间的流转与环境的变换。
“杖策遵微径,逝将支遁寻”,诗人手持拐杖,沿着曲折的小路前行,似乎在追寻某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行行未易即,遥闻钟磬音”,随着脚步的深入,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仿佛是心灵的呼唤。
“徙倚绝尘想,冥思谐道心”,诗人驻足停留,内心远离尘世的纷扰,沉浸在对道的理解与思考之中。“搴芳咏招隐,松风和悲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超然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