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莆田陈秀才季狂》
《答莆田陈秀才季狂》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招隐高歌便一游,岂期乘兴远相求。

溯波尺鲤频劳寄,遵渚归鸿不可留。

绵圃烟霞邛竹杖,沧江风雨木兰舟。

双钩已识交龙气,正及东南万里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答莆田陈秀才季狂》。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陈秀才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招隐高歌便一游,岂期乘兴远相求”,开篇即以“招隐”二字点题,表达了诗人邀请友人一同出游的意愿,却未料到友人会主动前来相访,流露出意外之喜和友情的深厚。

颔联“溯波尺鲤频劳寄,遵渚归鸿不可留”,运用比喻手法,将友人的书信比作“尺鲤”,在波涛中频繁传递,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以“归鸿”象征友人难以留住,暗含离别之意,情感细腻而深沉。

颈联“绵圃烟霞邛竹杖,沧江风雨木兰舟”,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友人手持邛竹杖,漫步于烟霞缭绕的绵圃之中,乘坐着木兰舟,在沧江上航行,风雨相伴,更添几分豪迈与洒脱。

尾联“双钩已识交龙气,正及东南万里秋”,“双钩”可能是指一种古代的钓鱼工具,这里借指友人与诗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如同双钩般紧密相连,已经识得“交龙气”,即彼此心意相通,默契十足。同时,诗句也暗示了秋季的到来,预示着新的开始和收获,表达了对友情长存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交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王良百一诗·其九十三

疳疮生眼畔,疳血化为虫。

即渐侵于脑,和睛变作脓。

(0)

王良百一诗·其五十七

治脾人间妙,针脾第一功。

目前兼恶急,气脉当时通。

(0)

王良百一诗·其十七

衔祸口边冲,时间祸必逢。

古人称是病,焉敢不言凶。

(0)

独自诗二十章·其九

独自归,登山度岭何所依?

比至所依无定实,熟观此境竟何为?

(0)

还源诗十二章·其十一

还源去,生死本纷纶。横计虚为实,六情常自昏。

(0)

齐人为妒妇津语

欲求好妇,立在津口。妇立水傍,好丑自彰。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