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室青冥里,云霞缥缈间。
名高文苑传,书似道家山。
渟水澄为锦,疏峰曲作环。
芝兰庭下满,犹待谢公还。
藏室青冥里,云霞缥缈间。
名高文苑传,书似道家山。
渟水澄为锦,疏峰曲作环。
芝兰庭下满,犹待谢公还。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文雅并存的山居图景。诗人以“藏室青冥里,云霞缥缈间”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幽深静谧、云雾缭绕的神秘空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名高文苑传,书似道家山”,点明了此处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所在,更是文人墨客的精神栖息地,书籍如同道家的山岳,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的光芒。
“渟水澄为锦,疏峰曲作环”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描绘了水如锦绣般清澈,山峰则蜿蜒曲折,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画面,展现了山房周围环境的精致与和谐。最后,“芝兰庭下满,犹待谢公还”,以芝兰满庭的景象,象征着高洁的品质与期待贤者的回归,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高尚人格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黄元生大酉山房的独特魅力,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的美丽,更寄托了对文人雅士精神追求的颂扬,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剪中流、白蘋芳草,燕尾江分南浦。
盈盈待学春花靥,人面年年如故。留春住。
笑浮萍、轻狂旧梦迷残絮。棠桡无数。
尽泛月莲舒,留仙裙在,载取春归去。
佳丽地,仙院迢遥烟雾。湿香飞上丹户。
醮坛珠斗疏镫映,共作一天花雨。君莫诉。
君不见、桃根已失江南渡。风狂雨妒。
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不是避秦路。
春光又到也,全不惜、霜鬓不禁愁。
问归飞双雁,江南塞北,冰融风软,何处堪留?
莫轻弃、鱼波翻縠皱,鹭影挂银钩。
但爱风高,黄沙眯目,为贪月冷,白草含秋。
垂杨摇荡处,绾不住、绿水去悠悠。
饶有荇牵翠带,难系浮沤。
看彻踏青,眉皆黛蹙,相逢折柳,泪总珠偷。
叹千金春价,一刻难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