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青山两载心,秋官为我一登临。
病馀幽思泉兼石,别后佳音玉更金。
夜雨不嫌苔径湿,春寒偏爱竹房深。
松风阁上君曾坐,试问何如听颖琴。
七里青山两载心,秋官为我一登临。
病馀幽思泉兼石,别后佳音玉更金。
夜雨不嫌苔径湿,春寒偏爱竹房深。
松风阁上君曾坐,试问何如听颖琴。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与徐秋官用中登松风阁先一年约登未果至是乃遂》。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徐秋官用中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联“七里青山两载心,秋官为我一登临”,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七里青山见证了两人两年的深厚情谊,而今秋官特意前来陪同诗人登山,表达了友情的珍贵与难得。
颔联“病馀幽思泉兼石,别后佳音玉更金”,诗人通过“病馀”、“幽思”等词,展现了自己在病愈后的内心状态,以及对过往别离的思念。同时,“佳音”与“玉更金”形成对比,既赞美了友人的到来如同佳音般珍贵,也暗示了友情的坚固与价值。
颈联“夜雨不嫌苔径湿,春寒偏爱竹房深”,描绘了夜晚细雨中的苔径和春寒中竹房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清冷的氛围,同时也隐喻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即使在孤独或艰难时刻,彼此的陪伴与理解都显得尤为重要。
尾联“松风阁上君曾坐,试问何如听颖琴”,诗人回忆起曾经与友人在松风阁上的相聚时光,并以“听颖琴”作为结束,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通过“松风”、“阁”、“颖琴”等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友情的高雅与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腰君七星嵌首之剑,冠军五岳真形之冠。
越裳正多事,南望天漫漫。
扬鞭一笑抵百蛮,丈夫意气轻关山。
冯唐喊信边人诵,此去原为知己用。
貔虎奋怒豕蛇穷,坐见华夷成一统。
画沙聚米殊模糊,倩君健笔为之图。
天险神奸收尺幅,㕙毫三寸胜万夫。
马下露布盾鼻墨,英雄不脱书生色。
画中形势已瞭然,出奇制胜人莫测。
一尺之面七尺身,凌烟云台非异人。
不捣黄龙意未快,九天忽下佳兵戒。
丹青闲然李将军,笔尖未达西南界。
剑不跃,冠且弹。
一官已觉君恩重,百战方知将略难。
髀肉久生犹喑哑,风云奇气重追写。
披图仿佛闻鼓鼙,匹马短衣真健者。
方今海上未洗兵,天心人事多不平。
太阿柄下移,补履名分轻。
偶看从军图,思作从军行。
君行君法再拭土,吾戴吾头须结缨。
平填瀛海铲三岛,貌取扶桑万丈献阙廷。
芙蓉古色竹皮样,双鬓虽华气逾壮。
知君终非百里才,对镜自画封侯相。
《冠剑从军图为陈搢鱼书题》【清·黄人】腰君七星嵌首之剑,冠军五岳真形之冠。越裳正多事,南望天漫漫。扬鞭一笑抵百蛮,丈夫意气轻关山。冯唐喊信边人诵,此去原为知己用。貔虎奋怒豕蛇穷,坐见华夷成一统。画沙聚米殊模糊,倩君健笔为之图。天险神奸收尺幅,㕙毫三寸胜万夫。马下露布盾鼻墨,英雄不脱书生色。画中形势已瞭然,出奇制胜人莫测。一尺之面七尺身,凌烟云台非异人。不捣黄龙意未快,九天忽下佳兵戒。丹青闲然李将军,笔尖未达西南界。剑不跃,冠且弹。一官已觉君恩重,百战方知将略难。髀肉久生犹喑哑,风云奇气重追写。披图仿佛闻鼓鼙,匹马短衣真健者。方今海上未洗兵,天心人事多不平。太阿柄下移,补履名分轻。偶看从军图,思作从军行。君行君法再拭土,吾戴吾头须结缨。平填瀛海铲三岛,貌取扶桑万丈献阙廷。芙蓉古色竹皮样,双鬓虽华气逾壮。知君终非百里才,对镜自画封侯相。
https://shici.929r.com/shici/ksYF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