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缘同骨肉深,频年湖海惯追寻。
掌中雷自惊凡耳,肘后方难治苦心。
十九寓言空领略,三千剑气久销沉。
寒斋夜对残檠坐,风雨寥寥爨下音。
文字缘同骨肉深,频年湖海惯追寻。
掌中雷自惊凡耳,肘后方难治苦心。
十九寓言空领略,三千剑气久销沉。
寒斋夜对残檠坐,风雨寥寥爨下音。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庞树柏为悼念友人黄摩西而作,情感深沉,哀而不伤。首联“文字缘同骨肉深,频年湖海惯追寻”表达了诗人与黄摩西之间深厚的文字情谊,如同亲人一般,无论岁月如何流转,两地相隔,都未曾忘怀对方,常常在文字的海洋中寻找彼此的踪迹。
颔联“掌中雷自惊凡耳,肘后方难治苦心”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黄摩西的才华比作掌中的雷声,震撼人心,却难以平息内心的痛苦。这里的“肘后方”可能是指古代医书《肘后备急方》,暗示黄摩西虽有济世之才,但面对内心的困扰,却无从下手治疗。
颈联“十九寓言空领略,三千剑气久销沉”中,“十九寓言”可能是指黄摩西曾创作或涉及的寓言作品,而“三千剑气”则可能象征其文笔锋利,如剑气般锐不可当。然而,这些辉煌成就似乎已成过去,寓言的智慧和剑气的锐利都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逝。
尾联“寒斋夜对残檠坐,风雨寥寥爨下音”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诗人独自坐在寒斋中,面对着即将熄灭的油灯,听着窗外风雨交加的声音,内心充满了孤独和哀愁。这不仅是对黄摩西去世的哀悼,也是对自己失去挚友的深深悲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
昨宵雷电送雨来,今宵又闻天上雷。
紫电照窗银竹立,初冬有此甚异哉。
天公仁慈万物祖,阴惨阳舒时不误。
年年秋半雷收声,何乃致此非常怒。
怒非其时太重复,惊起昆虫死平陆。
天发杀机今见之,正赖贤君调玉烛。
惕然省身思过咎,是日颁书肆宽宥。
与民更始物维新,和气春熙似灵囿。
天心警戒犹未己,要在事事循天理。
更以仁恩苏赤子,天心转移俄顷功,化为瑞雪年谷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