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溪东赴海门秋,中有禅居涌碧流。
潮信往来双别屿,世缘生灭几浮沤。
菱歌面面来渔鼓,灯火层层到客舟。
何事瓜期外留滞,短窗斜雨不堪愁。
好溪东赴海门秋,中有禅居涌碧流。
潮信往来双别屿,世缘生灭几浮沤。
菱歌面面来渔鼓,灯火层层到客舟。
何事瓜期外留滞,短窗斜雨不堪愁。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对龙翔寺的回忆与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好溪东赴海门秋”,描绘了秋天溪水向东奔向大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喻着人生的流转与归宿。接着,“中有禅居涌碧流”一句,点明了诗中的主体——龙翔寺,以及其清幽静谧的环境,碧绿的水流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潮信往来双别屿,世缘生灭几浮沤”两句,通过潮汐与岛屿的对比,以及世事无常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深刻思考。潮汐的规律性与岛屿的相对稳定性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寻找稳定与内心的平静的重要性。
“菱歌面面来渔鼓,灯火层层到客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菱叶轻摇,渔鼓声声,灯火映照在客舟之上,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得以栖息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归宿的向往。
最后,“何事瓜期外留滞,短窗斜雨不堪愁”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及时回归内心宁静状态的遗憾与忧愁。在雨后的夜晚,诗人或许正坐在窗前,面对着窗外的斜雨,思绪万千,难以释怀。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