劄断潮头大海枯,十方公界佃官租。
寥寥万古平如掌,不许傍人扬契书。
劄断潮头大海枯,十方公界佃官租。
寥寥万古平如掌,不许傍人扬契书。
这首诗名为《涂田》,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侣释如净。诗中描绘了一幅奇特而富有象征意味的画面:潮水被截断,大海干涸,象征着田地所有权的极端集中,十方的土地都被官府掌控,佃农缴纳的租税繁重。诗人以“寥寥万古平如掌”形容这种广阔而单一的格局,暗示土地分配的不均和平民生活的艰辛。最后一句“不许傍人扬契书”,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揭示了官府对于契约文书(可能指田契)的垄断,不允许普通人随意变动或申诉权益。整首诗寓言性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朱明变寒节,曜灵赫南驰。
端居念初服,感激悲慈帏。
春晖奄遒尽,谁为游子衣。
岂不荷重纩,后时非所宜。
君子见存恤,缟纻贻赠之。
素质飏白雪,纤理莹文漪。
裁缝被弱体,济济生光仪。
逝将表明惠,永歌无斁诗。
达士布高位,幽人在中林。
贵贱有定命,聊用得吾心。
方宅五亩馀,灌木郁萧森。
浮阳映密叶,清云散庭阴。
回风激兰薄,馀芳袭我襟。
虽无丝竹清,嘤鸣怀好音。
残帙不停披,旨酒恒独斟。
独斟忽复醉,时时吐高吟。
幸无异患侵,自适非陆沉。
知分理攸宜,谁谓倦华簪。
晨登黄鹄岭,引望陵阳岑。
陵阳渺天末,何由见所钦。
自昔携手时,萧散大江浔。
出言谐鼓瑟,中孚利断金。
一朝分袂来,寒暑三四侵。
翰飞薄远霄,鳞泳循清潭。
高深旷不接,隔我浮与沉。
堂中侍愉色,膝下俨缨簪。
禄养崇甘肥,欢乐日骎骎。
久要焉独忘,一往无遗音。
尚希保眉寿,以慰饥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