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往复诗多用佛语再次前韵示仲辅》
《往复诗多用佛语再次前韵示仲辅》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远涉异域求金仙,岂知不离方寸间。

此门悟入真捷径,安用困苦栖穷山。

凭君试灼一炷艾,能已千痾宁四大。

病根若悟本来空,是则名为观自在。

平生见尽学道人,舍妄求真不识真。

指端明月休错认,衣里宝珠元不贫。

巍巍荡荡如山阜,长与君俱君见否。

仁者自生分别心,断际何尝有前后。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佛家思想为底蕴,探讨了修行与觉悟的真谛。诗人李纲通过“远涉异域求金仙”这一开篇,巧妙地引出对内在修行的思考,指出真正的智慧与解脱并不在于外在的追求,而在于内心的领悟与觉醒。

“此门悟入真捷径”,强调了直接从内心寻找真理的重要性,反对盲目外求。“安用困苦栖穷山”,进一步批判了那些为了修行而选择极端环境的做法,认为真正的修行不应是痛苦的牺牲,而应是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凭君试灼一炷艾,能已千痾宁四大”,运用比喻手法,将内心的修行比作点燃一柱香,以此来净化心灵,消除一切烦恼。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通过内心的修行,可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安宁。

“病根若悟本来空,是则名为观自在”,揭示了修行的关键在于认识到自我内心的空性,即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空无自性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自在与解脱。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平生见尽学道人,舍妄求真不识真”这一对比,批评了人们在修行过程中常犯的错误——舍弃现实的妄想,去追求一个虚幻的“真”,却最终未能认识到真正的“真”。他以“指端明月休错认,衣里宝珠元不贫”为例,指出真正的智慧与财富就在我们身边,无需外求。

“巍巍荡荡如山阜,长与君俱君见否”,用山峰的巍峨来形容内心的坚定与广阔,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

最后,“仁者自生分别心,断际何尝有前后”,强调了仁爱与慈悲之心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修行者不会被时间与空间所局限,他们的行为与思想始终遵循着仁慈与智慧的原则。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修行与觉悟的真谛,鼓励人们从内心深处寻找真理,摒弃外在的束缚与追求,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归舟雨泊

拾得飞花认六朝,过江还唱雨潇潇。

舟居溪畔三椽屋,秋在墙东一叶蕉。

陆贾装虚惭老大,马卿壁立叹飘摇。

白云亲舍凄清甚,莫问当年季子貂。

(0)

蓉湖送行曲赠江侯四首·其二

塔影森龙角,乘空尺木闻。

宵来行雨足,神物自凌云。

(0)

游胶山酌窦乳泉

东山积翠碧云浮,路入春林径转幽。

古寺旁依修竹坞,清溪还向小桥流。

山僧煮茗延宾话,雊雉惊人出笼游。

岭下旧传多薯蓣,冈前古迹有金牛。

荒烟莫问萧梁宅,蔓草闲寻胶鬲邱。

月照蒙泉穿窦出,云阴万玉满庭秋。

烟霞日夕瞻佳气,风雨清川系客舟。

北海尊盈南阮座,高情且为主人留。

(0)

晚眺

苍茫来暮景,寂历见春山。

细细花频落,深深草自闲。

微风生远道,孤月到重关。

牧笛横归径,渔歌应水潺。

(0)

华藏雨望

烟雨迷离处,长天蔽复开。

乍惊千树失,陡挟一峰来。

秋老江枫健,风寒塞雁哀。

莲花最高顶,龙带湿云回。

(0)

石浪庵山楼社集得处字

悬岩象波涛,结构楼轩翥。

浪头突起绿摇天,不见风帆落何处。

枕石生日月,排浪分昏曙。

中有吟瓢挂树梢,一任落花随水去。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