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高台万古情,相君何在但留名。
论经孔孟真褒贬,世到春秋有战争。
西北封疆犹接晋,东南形势直吞荆。
如今想像驰词地,庐井荒茫画不成。
一上高台万古情,相君何在但留名。
论经孔孟真褒贬,世到春秋有战争。
西北封疆犹接晋,东南形势直吞荆。
如今想像驰词地,庐井荒茫画不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谒子产祠》,通过“一上高台万古情”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引人深思。诗人站在高台上,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千年的历史情感。接着,“相君何在但留名”一句,表达了对子产这位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子产虽已逝去,但其功绩与名声永存。
“论经孔孟真褒贬”,诗人进一步将子产与儒家经典中的孔子、孟子相提并论,表明子产在道德与政治上的影响力,如同孔孟之学一般,被后世褒扬与批判。这句不仅展现了子产在历史上的地位,也暗含了对子产治国理念的评价。
“世到春秋有战争”,提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暗示子产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政治智慧和治理才能在此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这一句也预示着下文对子产治国策略的探讨。
“西北封疆犹接晋,东南形势直吞荆”,这两句描绘了子产所处的地理环境,西北与晋国相邻,东南则与楚国接壤。子产在这样的战略要地,如何维护国家稳定,抵御外敌,成为他治国的重要课题。
最后,“如今想像驰词地,庐井荒茫画不成”,诗人想象自己置身于子产曾经生活和治理的土地上,却只能感受到历史的荒凉与模糊,无法完全描绘出子产时代的全貌。这句话表达了对子产及其时代深深的怀念与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历史的不可逆性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子产祠的拜谒,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邵宝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融为一体,使得诗歌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不乏对现实的反思。
池亭秩芳筵,落日船始放。
晴空散馀霞,秋水净氛坱。
高荷虽离披,尚尔绿弥望。
搴豁成璧池,不碍双桨荡。
萦纡湛澄碧,天宇益虚旷。
石窦来惊湍,松堤俯新涨。
鼎立洲屿连,沿洄时一傍。
饤饾罗珍羞,倾倒出奇酿。
侑以二名姬,朱弦倚清唱。
凝云响空翠,幽禽或颉颃。
所愧杯行迟,负此百川量。
须臾群动息,露气白沆砀。
洒然毛骨轻,不独情绪畅。
灯火空濛中,仿像江湖上。
陋彼西园游,飞盖何冗长。
云胡渼陂行,亦复怯风浪。
而我方扣舷,凭虚恣摇荡。
吾兄严郑流,高节张邴亢。
少饮如醉翁,浮此斋画舫。
颇恨交游稀,每每折辈行。
遂令子弟间,日侍屦与杖。
楼船忆当年,乐事炊一饷。
望洋失所操,伏枥今在鞅。
静言校畴昔,所得多所丧。
与从天上人,何似山中相。
但恐时易失,俯仰异欣怅。
银汉浅且清,神槎喜无恙。
人生贵适意,前修语非妄。
榜人报更阑,列宿光荡漾。
故旧东海头,何当剡溪访。
《嘉莲亭宴罢奉陪泛舟夜分始归赋诗三十韵是日之宴渤海县尹吴安之以使来具也》【元·许有孚】池亭秩芳筵,落日船始放。晴空散馀霞,秋水净氛坱。高荷虽离披,尚尔绿弥望。搴豁成璧池,不碍双桨荡。萦纡湛澄碧,天宇益虚旷。石窦来惊湍,松堤俯新涨。鼎立洲屿连,沿洄时一傍。饤饾罗珍羞,倾倒出奇酿。侑以二名姬,朱弦倚清唱。凝云响空翠,幽禽或颉颃。所愧杯行迟,负此百川量。须臾群动息,露气白沆砀。洒然毛骨轻,不独情绪畅。灯火空濛中,仿像江湖上。陋彼西园游,飞盖何冗长。云胡渼陂行,亦复怯风浪。而我方扣舷,凭虚恣摇荡。吾兄严郑流,高节张邴亢。少饮如醉翁,浮此斋画舫。颇恨交游稀,每每折辈行。遂令子弟间,日侍屦与杖。楼船忆当年,乐事炊一饷。望洋失所操,伏枥今在鞅。静言校畴昔,所得多所丧。与从天上人,何似山中相。但恐时易失,俯仰异欣怅。银汉浅且清,神槎喜无恙。人生贵适意,前修语非妄。榜人报更阑,列宿光荡漾。故旧东海头,何当剡溪访。
https://shici.929r.com/shici/SCVeg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