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信行台是隐居,手寒中夜尚披书。
冰霜气逼庭初静,星斗光临户正虚。
漫道相人如相马,极知观理似观鱼。
九重方切真才念,独对青灯意有馀。
肯信行台是隐居,手寒中夜尚披书。
冰霜气逼庭初静,星斗光临户正虚。
漫道相人如相马,极知观理似观鱼。
九重方切真才念,独对青灯意有馀。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夜晚独自阅读公文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气质。首联“肯信行台是隐居,手寒中夜尚披书”以反问开篇,暗示这位官员虽身处官场,却心怀隐逸之志,即便深夜,仍手不释卷,表现出其勤勉与好学的精神。颔联“冰霜气逼庭初静,星斗光临户正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孤高与超脱。
颈联“漫道相人如相马,极知观理似观鱼”运用比喻手法,将观察人的能力比作观察马匹,而将理解事物的道理比作观察游鱼,形象地表达了对人才选拔与理解事物的深刻见解,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尾联“九重方切真才念,独对青灯意有馀”则点明了朝廷对真正人才的渴求,而这位官员在孤独的夜晚,面对青灯,心中依然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坚持,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坚定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官员夜晚读书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勤勉、好学、孤高、超脱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与渴求。
春花悦时人,赏玩纷仆仆。
南园一夜风,地上红盈掬。
我似鹿皮翁,秖爱晚秋菊。
团团绿玉丛,移趁烟雨斸。
愿言早芬敷,重阳日已促。
煌煌想金葩,况此风露足。
岂止插满头,服之明两目。
滋养溉清泉,围护编翠竹。
多开万铃奇,勿变桃花俗。
酒熟落帽天,不作牛山曲。
我是蓬莱山上客,为管春风归不得。
今年更是春来迟,江南未寄梅花枝。
探春童子青霞衣,时时去上青云梯。
春风消息苦不远,瑶台瑶水冰霜浅。
蟠桃花在海东边,此花不烦春一点。
东风日夜来人间,到时先催草根软。
大都红紫心先动,小桃先觉枝头重。
更有纤纤杨柳枝,路傍先得行人弄。
诗翁自爱蟠桃花,鸾鹤不在无云车。
城南夜半无酒家,和冰和雪吞月华。
有客笑中携剑去,偷得银瓶与肥羜。
诗公两眼看浮云,为管春风不回顾。
危阁轻裘陟望宸,欲逃蒸暑若忧焚。
清风自越兼金贵,真境都无数仞分。
归渚水禽明似雪,扰空沙燕闹如蚊。
凭轩眷阙羁魂断,乱逐南飞送雨云。
白马黄金鞍,蹀躞柳城前。
问此何乡客,长安恶少年。
结发从戎事,驰名振朔边。
良弓控繁弱,利剑挥龙泉。
披林扼凋虎,仰手接飞鸢。
前年破沙漠,昔岁取祁连。
折冲摧右校,搴旗殪左贤。
昆弥还谢力,庆忌本推儇。
海外平遐险,来庭识负褰。
三韩劳薄伐,六事指幽燕。
良家选河右,猛将征西山。
浮云屯羽骑,蔽日引长旃。
自矜有馀勇,应募忽争先。
王师已得隽,夷首失求全。
鼓行徇玉检,乘胜荡朝鲜。
志勇期功立,宁惮微躯捐。
不羡山河赏,谁希竹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