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色初开雪未融,坐来风撼落长松。
林芿趫捷缘饥鼠,洞壑深沉蛰老龙。
致远未须金騕袅,凭高且看玉芙蓉。
丰年最有田家乐,雪屋何妨入夜舂。
霁色初开雪未融,坐来风撼落长松。
林芿趫捷缘饥鼠,洞壑深沉蛰老龙。
致远未须金騕袅,凭高且看玉芙蓉。
丰年最有田家乐,雪屋何妨入夜舂。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后初晴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宁静。首句“霁色初开雪未融”点明了天气的变化,阳光穿透云层,雪尚未完全融化,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坐来风撼落长松”一句,以动态的画面展示了风吹过松树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风力之大,松枝摇曳的状态。
“林芿趫捷缘饥鼠,洞壑深沉蛰老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赋予了人的行为特征,生动地表现了动物在寒冷季节的生存状态。林中的小兽为了觅食而迅速攀爬,洞穴深处的老龙则因冬眠而静默无声,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致远未须金騕袅,凭高且看玉芙蓉”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致远未须金騕袅”,意为追求远大的目标不必过于急躁,可以像金騕袅(一种马名)一样稳重前行;“凭高且看玉芙蓉”,则是站在高处欣赏如玉般洁白的芙蓉花,寓意着从高处审视生活,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平静。
最后,“丰年最有田家乐,雪屋何妨入夜舂”两句,诗人转向对农耕生活的赞美。丰收的年景给农民带来了欢乐,即使在雪屋中,夜晚也能进行舂米的劳作,体现了农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乘风踏霭到丛林,秋霁晴岚挂碧岑。
梵宇居然留佛念,■文恍尔见丹心。
凭高虽有登临兴,搦管因之感慨深。
赖有英灵长不灭,嵩呼千载效微谌。
新荷吐芬葩,庭阶何袅袅。
芳华忽在兹,托根亦不恶。
的皪鲛珠碎复圆,轻盈翠盖欹还弱。
云是太华玉井来,一朵雨朵相当开。
主人散帙遥怜汝,巡檐索酒屡徘徊。
湖上采莲兰作楫,种得纤柯才几叶。
红英照日故亭亭,绿茎著水长帖帖。
英红茎绿自菁葱,把酒相看意不穷。
疏影偏翻当砌月,轻香时引隔帘风。
与君容与长如此,濯淖污泥真不滓。
忽对故人思故乡,罗浮玉女郁相望,白莲池上竞芬芳。
花潭叶屿年年在,披为裯兮缉为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