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善权即事十首·其九》
《善权即事十首·其九》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霁色初开雪未融,坐来风撼落长松。

林芿趫捷缘饥鼠,洞壑深沉蛰老龙。

致远未须金騕袅,凭高且看玉芙蓉。

丰年最有田家乐,雪屋何妨入夜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后初晴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宁静。首句“霁色初开雪未融”点明了天气的变化,阳光穿透云层,雪尚未完全融化,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坐来风撼落长松”一句,以动态的画面展示了风吹过松树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风力之大,松枝摇曳的状态。

“林芿趫捷缘饥鼠,洞壑深沉蛰老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赋予了人的行为特征,生动地表现了动物在寒冷季节的生存状态。林中的小兽为了觅食而迅速攀爬,洞穴深处的老龙则因冬眠而静默无声,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致远未须金騕袅,凭高且看玉芙蓉”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致远未须金騕袅”,意为追求远大的目标不必过于急躁,可以像金騕袅(一种马名)一样稳重前行;“凭高且看玉芙蓉”,则是站在高处欣赏如玉般洁白的芙蓉花,寓意着从高处审视生活,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平静。

最后,“丰年最有田家乐,雪屋何妨入夜舂”两句,诗人转向对农耕生活的赞美。丰收的年景给农民带来了欢乐,即使在雪屋中,夜晚也能进行舂米的劳作,体现了农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农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镜堂禅师重修龙兴寺祝圣宫鸣山先叔撰文未及登石忽三十载于兹偶搜出遗稿几成蝌蚪因为之勒募工镌之感赋

乘风踏霭到丛林,秋霁晴岚挂碧岑。

梵宇居然留佛念,■文恍尔见丹心。

凭高虽有登临兴,搦管因之感慨深。

赖有英灵长不灭,嵩呼千载效微谌。

(0)

游祥云岩

初日高岗快振衣,遒然身世两忘非。

纷纷散玉花无种,片片垂云石有辉。

但到洞深都欲卧,时临崖险便思飞。

团栾八面千峰立,个个全呈向上机。

(0)

罗浮庵

山城高尽处,选胜立招提。

沙白川为带,烟青峰作帏。

定中闻远鸟,坐起见遥池。

每到南屏静,亲人月色低。

(0)

送黄太史亮垣先生还期

春潮起色大江平,裘马乘春又远行。

望入彩霞淩玉笋,朝回仙露赐金茎。

衣冠气旧瞻南海,案篆班新侍太清。

敢道弹冠王贡事,沈冥吾已谢时名。

(0)

盆莲

新荷吐芬葩,庭阶何袅袅。

芳华忽在兹,托根亦不恶。

的皪鲛珠碎复圆,轻盈翠盖欹还弱。

云是太华玉井来,一朵雨朵相当开。

主人散帙遥怜汝,巡檐索酒屡徘徊。

湖上采莲兰作楫,种得纤柯才几叶。

红英照日故亭亭,绿茎著水长帖帖。

英红茎绿自菁葱,把酒相看意不穷。

疏影偏翻当砌月,轻香时引隔帘风。

与君容与长如此,濯淖污泥真不滓。

忽对故人思故乡,罗浮玉女郁相望,白莲池上竞芬芳。

花潭叶屿年年在,披为裯兮缉为裳。

(0)

江上词·其一

轻风轻雨端阳时,垂柳垂篁半不支。

才听画船歌管续,不知残照已西驰。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