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楼侵碧汉,初日照红妆。
弦心艳卓女,曲误动周郎。
并歌时转黛,息舞暂分香。
挂缨银烛下,莫笑玉钗长。
起楼侵碧汉,初日照红妆。
弦心艳卓女,曲误动周郎。
并歌时转黛,息舞暂分香。
挂缨银烛下,莫笑玉钗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鲜活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高楼上观赏歌女舞蹈的情景。"起楼侵碧汉,初日照红妆"两句设置了场景,诗人站在高楼之上,看到了初升的太阳照耀着美丽的妆容。这里的“碧汉”指的是青色的长江水面,而“红妆”则是歌女的化妆。
接着,“弦心艳卓女,曲误动周郎”两句转向了歌女的演奏和舞蹈。诗人用“弦心”比喻歌女的心思细腻而又充满情感,而“艳卓女”则形容歌女之美丽,如同艳阳之下显得更加明媚动人。“曲误动周郎”中,“曲误”指的是音乐的节奏稍有差错,而“周郎”即历史上著名的英雄周瑜,此处借用以表达诗人对歌女演艺的赞赏,尽管有些许失误,但仍旧令人心动。
以下两句“并歌时转黛,息舞暂分香”则描绘了歌女在演唱时转换曲调,以及在舞蹈间歇时分送香料的情景。“并歌”指的是一同歌唱,“转黛”暗示旋律的流畅与自然,而“息舞暂分香”则展现了歌女在休息之际,将香料分赠给观众,营造了一种亲近和共享的氛围。
最后两句“挂缨银烛下,莫笑玉钗长”则是诗人对歌女的一番感慨。诗中提到的“挂缨”,即是指珠帘或装饰物挂着的丝线,而“银烛”则可能是指室内的照明设备,如蜡烛。此处意在描绘一个温馨而富贵的环境。而“莫笑玉钗长”则是在劝慰歌女,即便是美丽如玉钗,也不必过于自责其形态之不完美。
整首诗通过对场景、人物和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留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浮世间美好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