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出南康游庐山》
《晚出南康游庐山》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舍舟星子渚,遂作庐山游。

空濛杳霭间,十里松桂秋。

草木吐香润,泉石交横流。

乃知山中物,一一皆其尤。

岚逼空翠湿,峰高紫烟浮。

心闲云出岭,眼净龙还湫。

月壑夜窈窕,风林晚飕飗。

稍闻钟磬声,迥觉梵宇幽。

平昔念清赏,孰云今乃酬。

似非人间境,须向物外求。

顾揖虽不暇,吟哦浩难收。

聊将诗纪行,一洗他年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至星子渚后,决定游览庐山的景象与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光,如“空濛杳霭间,十里松桂秋”描绘了山间雾气缭绕,松树和桂花在秋日里散发出的香气;“草木吐香润,泉石交横流”则表现了草木的生机与泉水的灵动。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庐山景致的独特见解,“乃知山中物,一一皆其尤”,认为山中的每一处景致都是独一无二的。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云雾、山峰、以及夜晚的月色与风声,如“岚逼空翠湿,峰高紫烟浮”、“月壑夜窈窕,风林晚飕飗”。

最后,诗人提到听到寺庙的钟磬声,感受到佛寺的宁静与庄严,表达了对清静赏景的向往与实现的喜悦。“平昔念清赏,孰云今乃酬”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清雅之景的向往,如今得以实现的满足感。“似非人间境,须向物外求”则表达了对庐山仙境般景色的赞叹,认为这样的美景只能在自然之中寻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庐山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偈颂一一二首·其二十三

先师当年末后句,与人皮下挑出刺。

譬如六月日中冰,销镕处处皆相似。

后来听响各流传,更加一二与三四。

个中孰是无耳人,明见去来不生死。

(0)

颂古六十二首·其二十八

老大宗师竖指头,一生用得最风流。

玄沙拗折无人会,年来年去冷飕飕。

(0)

天长道中

细草眠黄犊,短篱穿绿杨。

舂声鹁鸪急,田径蝍蛆长。

地暖足春物,雨频宜水乡。

羁怀不可话,倒橐酒须尝。

(0)

暮冬书怀赠次膺四首·其三

多病犹凭药可医,若为换却镜中丝。

人生得意一搔痒,世事循环千弈棋。

幸有归来陶令计,何须惆怅杜秋诗。

慇勤田父劳相语,天命吾今不复疑。

(0)

师节受业师慈慧公喜草书得海老琴诀之妙以医隐于会稽比以草书四诗招师节归山师节次其韵报之余亦为赋四首·其一

弦上平生要妙声,只知求古不求名。

遥怜月下无人处,满写千秋万古情。

(0)

上范谦叔左丞求退

老骥伏枥志千里,烈士暮年心不已。

不用悲歌击唾壶,尚挟平戎献天子。

书成未上忽自悟,便逐道人林莽去。

年来著脚古道场,疾病魔人无屏处。

不遇我公如古人,零落离披作风絮。

我公德量大如海,太平天子待真宰。

乞身莫待我公行,早向千峰万峰外。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