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宇淡悠悠,金波彻夜流。
最怜圆缺处,曾照古今愁。
风露孤轮影,山河一气秋。
何人吹铁笛,乘醉倚南楼。
玉宇淡悠悠,金波彻夜流。
最怜圆缺处,曾照古今愁。
风露孤轮影,山河一气秋。
何人吹铁笛,乘醉倚南楼。
此诗《月》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通过对月的描绘,展现了深邃的宇宙观和浓厚的人文情怀。
首句“玉宇淡悠悠”,以“玉宇”形容天空的高洁与清朗,“淡悠悠”则描绘出月光下宇宙的宁静与深远,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金波彻夜流”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流动的金色波浪,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柔和与流转,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最怜圆缺处,曾照古今愁”两句,诗人借月之圆缺,表达了对人生悲欢离合、世事无常的感慨。月圆时给人以团圆、和谐的温馨感受,而月缺时则引人思虑、忧愁,象征着人生的起起伏伏、悲喜交加。
“风露孤轮影,山河一气秋”描绘了一幅月夜山河图景,月光下的山河仿佛融入了秋天的凉意与寂寥之中,孤轮的月影在风露中显得格外孤独,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最后,“何人吹铁笛,乘醉倚南楼”以问句的形式收尾,似乎在寻找一个能够理解自己内心世界、与自己共鸣的灵魂。诗人通过这一问,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在月下独饮、醉卧南楼的洒脱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既有对宇宙自然的敬畏之情,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哲学思考。
松柏缪苍苍,蜕此石上发。
兀立矗黄垆,千载閟灵骨。
高人虽长往,神理寄林樾。
绮㑺自为累,仙才若灭没。
叹息幽潜姿,云胡抱天伐。
大江浩无际,蛟龙气清越。
五步揽芳草,芝笝寿靡歇。
登跻深有悟,啸歌静不发。
剖鱼酹江伯,苍水护贞碣。
江干归马巳薄晚,十里深黑无人烟。
横风虎鸣雨脚重,海门大浪高过船。
公无渡河招舟子,渔蓑不动拖蓬眠。
寒气摇风忽成雪,乱絮漠漠吹江天。
草枯蛟龙斗昏黑,泥滑僮仆行迍邅。
江边伫立衣渐厚,银蚕数寸堆吴绵。
钱唐诸山晦咫尺,云雾对面徒茫然。
黄沙摇江不得绿,平林飞叶鸣老鸢。
柳花千阵扑斗笠,人如瘦鹭行吴田。
小奴鸦翎面传粉,两岸越山挑两肩。
冲冻麻鞋入旅店,江村借火燔马鞯。
主人笑客已头白,呼媪为我拂华颠。
瓦盆倾酒窥巨瓮,百杯不醉糟丘前。
肥鱼姜韭聊一饱,半醉稍觉回红咽。
酒钱数尽难买梦,荒鸡冻蝶氍毹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