髣髴黄衣见上宾,乘云回首指三秦。
前驱白鹤缑山驾,后乘苍梧楚水嫔。
千载啼鹃悲古帝,一时凝碧尽词臣。
宣陵孝子何人在,北望燕山正掩巾。
髣髴黄衣见上宾,乘云回首指三秦。
前驱白鹤缑山驾,后乘苍梧楚水嫔。
千载啼鹃悲古帝,一时凝碧尽词臣。
宣陵孝子何人在,北望燕山正掩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庄严肃穆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
首句“髣髴黄衣见上宾”,以“黄衣”象征逝者,用“髣髴”形容仿佛看见,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接近神圣的氛围,暗示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接着,“乘云回首指三秦”,通过“乘云”、“回首”、“指三秦”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逝者离去时的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不舍与追忆。
“前驱白鹤缑山驾,后乘苍梧楚水嫔”,进一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意象,将逝者比作骑着白鹤的仙人,前往缑山,又乘坐着从苍梧楚水来的嫔妃,寓意逝者在另一个世界得到了尊贵的地位与陪伴,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逝者美好未来的想象与祝愿。
“千载啼鹃悲古帝,一时凝碧尽词臣”,这两句通过“啼鹃”与“凝碧”的意象,分别表达了对古代帝王的哀悼与对文人的怀念。啼鹃常被视为哀伤的象征,而“凝碧”则可能暗指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表达了对逝去文人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最后,“宣陵孝子何人在,北望燕山正掩巾”,将视角拉回现实,询问宣陵(可能指某位皇帝的陵墓)的孝子们如今何处,是否也在北望燕山,为逝者哭泣。这一问,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体现了对孝道的重视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