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会景亭》
《会景亭》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柳株高下隔桃蹊,万顷烟波似渼陂。

画手无人貌平远,小亭风冷立移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柳株高下隔桃蹊”,以柳树和桃树作为背景,巧妙地运用了“高下”二字,不仅描绘了柳树与桃树错落有致的生长状态,也暗示了空间的层次感。柳树的轻盈与桃树的艳丽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次句“万顷烟波似渼陂”,将眼前的景致与渼陂这一著名的湖泊相比较,通过“万顷烟波”的宏大景象,展现了广阔无垠的水天一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渼陂美景的向往与赞美。这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第三句“画手无人貌平远”,点明了诗人对于眼前景色的感慨。在这样的美景面前,似乎连最擅长描绘山水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神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同时,这句话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思考,即即便是最杰出的艺术家,也可能无法完全再现自然界的壮美与复杂。

最后一句“小亭风冷立移时”,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小亭,随着微风吹过,亭子仿佛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时间似乎因此而变得缓慢。这不仅表现了环境的清冷与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在此处停留的时间之长,以及他对这份宁静与美的深深沉浸。通过“立移时”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时间流逝的微妙感觉,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独特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侍游西苑应制·其一

万岁山连紫禁西,承恩吉日许攀跻。

云霞光动龙蛇刻,遍看苍厓翠琰题。

(0)

溧阳史侯祠庙图·其一

水色山光明栋宇,溧阳独有故侯祠。

犹闻邑里怀遗爱,况是云仍切孝思。

(0)

送周崇式贰尹赴东莞

河梁秋叶堕萧萧,送客之官道路遥。

淮上月明潮正满,岭南霜下瘴全消。

从知苦学持先志,会有忠谟达圣朝。

邑宰于今望贤佐,过家少驻木兰桡。

(0)

送乐善郎中梅

万木凋残春欲回,年年开擅百花魁。

连松傍竹堪论契,缀玉联珠不染埃。

寒暑芳华清莫敌,幽人风致数能来。

还应一段冰霜意,宜向秋官署里栽。

(0)

题璚林积雪图送张宇初真人归龙虎山

北风十日雪,大地气严凝。

江湖千里断行迹,温泉火井皆为冰。

盘盘龙虎山,岧峣出尘表。

势并匡庐近斗牛,叠巘重崖隔深窕。

向来积雪纷不消,千树万树凝琼瑶。

素鸾缟鹤下飞舞,空中缥缈天香飘。

上清真人夐清绝,吐气如虹貌如雪。

袖有三华宝篆文,腰佩千年苍水玦。

常招赤松为雨师,曾游东海邀安期。

手执玄枢斡元化,一扫氛翳回春熙。

玉皇端拱通明殿,紫凤云章频召见。

天京十二楼五城,亲接群仙奉华宴。

五彩春霞导金节,还向山中咽飞雪。

明年北上翔双凫,更采灵芝谒丹阙。

(0)

夜过徐州

怒涛翻河乱石横,牵船上洪初月明。

夜中不辨黄楼处,惟听层城钟鼓声。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