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清湾抱野田,竹西风物故依然。
归牛更背斜阳去,牧笛一声吹暮天。
百折清湾抱野田,竹西风物故依然。
归牛更背斜阳去,牧笛一声吹暮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景图。诗人沈与求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首句“百折清湾抱野田”,开篇即展现出一幅蜿蜒曲折的河流环绕着广袤田野的画面,清湾的描绘给人以清新之感,仿佛能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竹西风物故依然”一句,将视线转向竹林,强调了竹子在四季变换中依旧保持其独特风貌的特点,竹林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绿色的层次,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
接着,“归牛更背斜阳去”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牛群缓缓归来的情景。夕阳的余晖洒在牛背上,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最后,“牧笛一声吹暮天”以牧笛声作为收尾,这一声悠扬的笛音在傍晚的天空中回荡,不仅呼应了前文的“斜阳”,也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悠然自得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牧童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传达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游船人散后,正蟾影、印寒湫。
看冷沁鲛眠,清宜兔浴,皓彩轻浮。扁舟。
泛天镜里,溯流光、澄碧浸明眸。
栖鹭空惊碧草,素鳞远避金钩。临流。万象涵秋。
怀渺渺、水悠悠。念汉皋遗佩,湘波步袜,空想仙游。
风收。翠奁乍启,度飞星、倒影入芳洲。
瑶瑟谁弹古怨,渚宫夜舞潜虬。
碧淡春姿,柳眠醒、似怯朝来酥雨。芳程乍数。
唤起探花情绪。东风尚浅,甚先有、翠娇红妩。
应自把、罗绮围春,占得画屏春聚。留连绣丛深处。
爱歌云袅袅,低随香缕。琼窗夜暖,试与细评新谱。
妆梅媚晚,料无那、弄颦佯妒。
还怕里、帘外笼莺,笑人醉语。
算秋来景物,皆胜赏、况重阳。
正露冷欲霜,烟轻不雨,玉宇开张。
蜀人从来好事,遇良辰、不肯负时光。
药市家家帘幕,酒楼处处丝簧。婆娑老子兴难忘。
聊复与平章。也随分登高,茱萸缀席,菊蕊浮觞。
明年未知谁健,笑杜陵、底事独凄凉。
不道频开笑口,年年落帽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