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竹西》
《过竹西》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百折清湾抱野田,竹西风物故依然。

归牛更背斜阳去,牧笛一声吹暮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景图。诗人沈与求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首句“百折清湾抱野田”,开篇即展现出一幅蜿蜒曲折的河流环绕着广袤田野的画面,清湾的描绘给人以清新之感,仿佛能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竹西风物故依然”一句,将视线转向竹林,强调了竹子在四季变换中依旧保持其独特风貌的特点,竹林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绿色的层次,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

接着,“归牛更背斜阳去”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牛群缓缓归来的情景。夕阳的余晖洒在牛背上,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最后,“牧笛一声吹暮天”以牧笛声作为收尾,这一声悠扬的笛音在傍晚的天空中回荡,不仅呼应了前文的“斜阳”,也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悠然自得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牧童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传达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其一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

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

寄谢伯牙子,何须钟子期。

(0)

木兰花慢·其八三潭印月

游船人散后,正蟾影、印寒湫。

看冷沁鲛眠,清宜兔浴,皓彩轻浮。扁舟。

泛天镜里,溯流光、澄碧浸明眸。

栖鹭空惊碧草,素鳞远避金钩。临流。万象涵秋。

怀渺渺、水悠悠。念汉皋遗佩,湘波步袜,空想仙游。

风收。翠奁乍启,度飞星、倒影入芳洲。

瑶瑟谁弹古怨,渚宫夜舞潜虬。

(0)

一枝春·其一

碧淡春姿,柳眠醒、似怯朝来酥雨。芳程乍数。

唤起探花情绪。东风尚浅,甚先有、翠娇红妩。

应自把、罗绮围春,占得画屏春聚。留连绣丛深处。

爱歌云袅袅,低随香缕。琼窗夜暖,试与细评新谱。

妆梅媚晚,料无那、弄颦佯妒。

还怕里、帘外笼莺,笑人醉语。

(0)

太和贡士陈诚之记予颜欲置远明楼昔白傅年七十一写真诗云鹤毳变绿发鸡肤换朱颜予今年适同感而赋此

巍楼必欲称元龙,须写褒公与鄂公。

鹤毳鸡肤吾老矣,祇宜蓑笠钓船中。

(0)

木兰花慢.重九

算秋来景物,皆胜赏、况重阳。

正露冷欲霜,烟轻不雨,玉宇开张。

蜀人从来好事,遇良辰、不肯负时光。

药市家家帘幕,酒楼处处丝簧。婆娑老子兴难忘。

聊复与平章。也随分登高,茱萸缀席,菊蕊浮觞。

明年未知谁健,笑杜陵、底事独凄凉。

不道频开笑口,年年落帽何妨。

(0)

长儿吉初生日以四十字示之

吾年五十五,汝生方九年。

虽知得子晚,亦拟寿家传。

立己要庄重,存心无躁偏。

人皆可向上,从否勿归天。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赵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