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秋来景物,皆胜赏、况重阳。
正露冷欲霜,烟轻不雨,玉宇开张。
蜀人从来好事,遇良辰、不肯负时光。
药市家家帘幕,酒楼处处丝簧。婆娑老子兴难忘。
聊复与平章。也随分登高,茱萸缀席,菊蕊浮觞。
明年未知谁健,笑杜陵、底事独凄凉。
不道频开笑口,年年落帽何妨。
算秋来景物,皆胜赏、况重阳。
正露冷欲霜,烟轻不雨,玉宇开张。
蜀人从来好事,遇良辰、不肯负时光。
药市家家帘幕,酒楼处处丝簧。婆娑老子兴难忘。
聊复与平章。也随分登高,茱萸缀席,菊蕊浮觞。
明年未知谁健,笑杜陵、底事独凄凉。
不道频开笑口,年年落帽何妨。
这首宋词《木兰花慢·重九》是京镗所作,描绘了秋季重阳佳节的景象和人们的节日活动。开篇即言秋日景色优美,尤其在重阳节这一天更为宜人,天气适宜,露冷似霜而不雨,天空如玉般明净。蜀地的人们向来珍惜美好时光,药市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酒楼里丝竹声声,欢庆气氛浓厚。
词人以“婆娑老子”自比,意指虽已老去但仍兴致盎然,他随性参加登高赏菊的习俗,茱萸插满宴席,菊花酒杯中浮动。然而,词人并未沉浸于个人的欢乐,而是想到明年未知谁还能共度此节,不禁对杜陵人独自感伤的命运发出疑问。他劝慰自己,不必过于忧虑岁月流逝,人生应多开怀大笑,即使每年重阳都“落帽”(借指饮酒过量),也无妨。
整首词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热闹场景和个人的感慨,展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几日迟迟辞我去,梦中犹忆南城路。
不知昨夜月明时,泮水宫中来几度。
三月春风正向西,我将心逐春风飞。
送过高丽亭下路,别遣春风随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