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多年复迫,齿发半凋残。
丧室悲元亮,衰门报耿茧。
心将形待尽,世以梦同观。
惟有缨冠意,悠悠未忍安。
病多年复迫,齿发半凋残。
丧室悲元亮,衰门报耿茧。
心将形待尽,世以梦同观。
惟有缨冠意,悠悠未忍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名为《赵浚谷遣袁迪来寓答(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年老病痛、亲人离世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如梦的深刻理解。
首句“病多年复迫”,道出了诗人长期患病的痛苦与困扰,身体的折磨让他感到身心俱疲。“齿发半凋残”则描绘了岁月无情,让诗人容颜渐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哀伤。
接着,“丧室悲元亮,衰门报耿茧”两句,借用了陶渊明(字元亮)和耿恭(字茧)的故事,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深切哀悼。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耿恭则是汉代的名将,他们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象征失去亲人的悲痛与怀念。
“心将形待尽,世以梦同观”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命与世界的看法。他认为心灵与肉体终将走向终结,而世间万物皆如同梦境一般虚幻,充满了无常与变幻。
最后,“惟有缨冠意,悠悠未忍安”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虽然他理解到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虚幻,但仍然难以完全放下心中的牵挂与追求,这份对生活的执着与不舍,使得他的心灵在平静与动荡之间徘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与死亡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