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铜雀妓》
《铜雀妓》全文
唐 / 乔知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金阁惜分香,铅华不重妆。

空馀歌舞地,犹是为君王。

哀弦调已绝,艳曲不须长。

共看西陵暮,秋烟起白杨。

(0)
注释
金阁:华丽的金色阁楼。
惜:珍惜。
分香:散发出的香气。
铅华:古代妇女的妆饰,此处指华丽的妆容。
重妆:浓妆艳抹。
空馀:只剩下。
歌舞地:昔日的歌舞场所。
犹是:仍然是。
君王:指古代的君主。
哀弦:悲伤的琴弦。
调已绝:音乐已经停止。
艳曲:华丽的歌曲。
不须长:不必过于冗长。
共看:一同观看。
西陵:古代的陵墓或地名。
暮:傍晚。
秋烟:秋天的薄雾。
白杨:高大的白杨树。
翻译
金阁中珍视着短暂的香气,不再浓妆艳抹。
这里只剩下曾经的歌舞场所,依旧是为了君王而设。
悲伤的琴声已经停止,华丽的歌曲也不必再冗长。
一起观赏西陵的日暮,秋烟在白杨树间升起。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番深宫寂寞、宴席凄凉的景象。"金阁惜分香,铅华不重妆"表达了对过往繁华时光的怀念与珍惜,金阁指代皇宫,分香是古代宫廷宴会上用来分送给宾客作为纪念的香料。铅华则是化妆用的粉质材料,这两句暗示着如今的冷清与往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空馀歌舞地,犹是为君王"中,“空馀”形容现在的宴席已经没有了人群和欢乐,只剩下空旷的大厅。歌舞之地依旧,但已失去了往日热闹景象,仅存的只是对君王的怀念。

"哀弦调已绝,艳曲不须长"则表达了音乐的凄凉与短暂,哀弦指悲伤的琴声,调已绝意味着美妙的乐曲已经停止。艳曲是华丽的歌曲,不须长则是在强调即使是美好的音乐,也不需要持续很久。

最后两句"共看西陵暮,秋烟起白杨"描绘了诗人与君王共同观赏黄昏时分的景象。西陵指的是皇帝的墓地,这里可能暗示着君主也已逝去。秋烟起白杨则是描述一种萧瑟凄凉的秋天景色,秋风吹过,树木间升腾起淡薄的烟雾,而白杨树在秋风中摇曳,显得尤为孤独与苍茫。

整首诗通过对宴席、音乐、自然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怀旧之情和对过往繁华生活的无限感慨。

作者介绍

乔知之
朝代:唐   籍贯:同州冯翊   生辰:公元?年至六九七年

乔知之,唐(公元?年至六九七年)名不详,同州冯翊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武后神功元年。与弟侃、备并以文词知名,知之尤有俊才,所作诗歌,时人多吟咏之。武后时,除右补阙。迁左司郎中。有婢名窈娘,美丽善歌舞,为武承嗣所夺。知之怨惜,因作绿珠篇以寄情,密送于窈娘。窈娘感愤,投井自杀。承嗣于衣带中见其诗,大恨,因讽酷吏罗织诛之。 
猜你喜欢

题潘中丞芝林时昆山书院成芝满于林故以名焉

数尽潘园赋众芳,何如神草被昆冈。

庭中玉露漙三秀,木末丹霞散九光。

出共箑蒲昭圣瑞,归同天韭作仙粮。

野夫亦有黄公癖,地肺何年许并藏。

(0)

郭太史美命先生贻诗见投奉和仅得二章·其一

策士董江都,骚人屈左徒。

名高自张楚,才大欲吞吴。

一字心堪死,千秋意未孤。

好将疏越调,结鲤向姑苏。

(0)

舒司马要饮天妃宫后桥亭水月佳甚畅而有作·其一

淮水宽余浸,丹桥抱古亭。双虹横断续,一鹭立空。

高论时相藉,轻觞不肯停。

从他明月色,难掩使君星。

(0)

封詹事王公葬词四章·其三

舄奕纶褒下,纵横节使来。

一时丛庆吊,四海让荣哀。

树玉深俱栋,阶兰隐渐荄。

人间事略备,谁与报泉台。

(0)

除夕作·其一

爱子公车辟,贤昆复拜官。

身中粗矍铄,眼底更团栾。

槲叶垆初暖,椒浆碗不寒。

唯怜万室尽,讵忍一家完。

(0)

赠西域无名苾刍

离车边地种,能不羡支那。

久客秦音惯,无师梵字讹。

羼提游自稳,檀越见偏多。

莫以流沙隔,犹堪只履过。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