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目写中怀,跻攀俯城郭。
江流半夕阳,夕阳多野哭。
远望令我愁,天风振瓦屋。
岁败人烟少,村寒啼鸟独。
妖狐衔髑髅,白鹭起丛薄。
安得怀葛世,忘情顺里俗。
感喟非一端,昏归意烦促。
游目写中怀,跻攀俯城郭。
江流半夕阳,夕阳多野哭。
远望令我愁,天风振瓦屋。
岁败人烟少,村寒啼鸟独。
妖狐衔髑髅,白鹭起丛薄。
安得怀葛世,忘情顺里俗。
感喟非一端,昏归意烦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首句“游目写中怀,跻攀俯城郭”点明了诗人登高之意,通过“游目”和“跻攀”的动作,展现了他内心的思绪与外界景物的交融。接着,“江流半夕阳,夕阳多野哭”两句,以夕阳映照下的江面和远处的哀嚎,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哀伤。
“远望令我愁,天风振瓦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远眺所见的景象引发了诗人的愁绪,而“天风振瓦屋”则以自然界的风声,象征着内心的波动与不安。接下来,“岁败人烟少,村寒啼鸟独”描绘了一幅荒凉冷清的画面,岁月的衰败使得村落人烟稀少,只有孤零零的鸟儿在啼叫,更加凸显了环境的寂寥与诗人的孤独。
“妖狐衔髑髅,白鹭起丛薄”这两句则通过动物的行为,隐喻了世间的荒诞与残酷,妖狐的恶行与白鹭的自由形成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最后,“安得怀葛世,忘情顺里俗”表达了诗人渴望逃离现实,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的愿望。“感喟非一端,昏归意烦促”则总结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无论是对自然景观的感慨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都让他的心情变得沉重与急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社会时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才有佳山便歇程,岛烟汀雨正关情。
世于吾道亦聊尔,我与梅花各瘦生。
无处不曾供夜话,有田谁肯废春耕。
年华俱在客中过,只为天公乞一晴。
顿觉溪流滑,番湖草欲春。
船轻携砚易,家近寄书频。
山雨同离别,寒窗自宠珍。
但于灯火夜,报子倚门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