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行甫小集平山·其二》
《次韵行甫小集平山·其二》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春风多可几曾閒,又为平山入醉颜。

流恨不穷江万里,与翁长在月三间。

半清半浊圣贤酒,似有似无烟雨山。

试问黄鹂相识否,绿阴深树自绵蛮。

(0)
翻译
春风多情,能有多少闲暇时光,再次吹过平山,让我醉倒在它的美景中。
江水滔滔,满载着无尽的遗憾,仿佛它与我一同在这万里江山中长久存在,共赏月色。
半清半浊的美酒,如同圣贤们的智慧,时有时无,如烟雨中的山峦若隐若现。
试着问问黄鹂,我们是否曾相识,它们在深深的绿荫树丛中,自顾自地婉转歌唱。
注释
春风:春天的风。
多可几曾閒:有多次悠闲的时候。
平山:某个具体的山。
醉颜:醉酒后的红润脸色。
流恨:流淌的遗憾。
江万里:万里江河。
翁:指诗人自己。
月三间:指月亮和夜晚。
半清半浊:酒的清澈与浑浊。
圣贤酒:象征智慧的酒。
烟雨山:烟雨笼罩的山。
黄鹂:黄莺。
相识否:是否曾经相识。
绿阴深树:浓密的绿荫下的大树。
绵蛮:鸟鸣声悠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春风、流水、月亮和绿树等元素,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情感寄托。

“春风多可几曾閒”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向往,而“又为平山入醉颜”则透露出诗人在平静的山野中寻找心灵的慰藉,甚至是醉意酲红。

“流恨不穷江万里”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如同奔腾不息的大河,无边无际。接着,“与翁长在月三间”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仿佛与古代圣贤共赏明月。

“半清半浊圣贤酒”一句充满了禅意,似乎在探讨生命和世界的真相,既有清晰的一面,也有模糊不清的一面。紧接着,“似有似无烟雨山”则创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意境,如同诗人所处之地常伴随着烟雨,给人以深远和梦幻的感觉。

“试问黄鹂相识否”中,诗人通过与自然界的小动物黄鹂对话,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最后,“绿阴深树自绵蛮”则进一步描写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和生机。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是一篇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思归引

杖剑万里游,崎岖窘高步。

中怀多不平,于焉思返顾。

献策会无成,不如守坟墓。

折剑铸为镜,鉴予襟与素。

引镜比张良,状貌同好妇。

(0)

不寐

柴扉邀落月,疏柳淡寒霜。

心以羁怀苦,愁随秋夜长。

呼童烹碗茗,散帙倚藜床。

欲就南窗枕,无因到上皇。

(0)

握中上人语录漫题三首·其一

九流三教日相从,南北分源岂二宗。

舌上花生珠蕊现,心头火灭玉毫封。

云间何必存鸡犬,天外由来有象龙。

更向真如全觉地,肯依窠臼竞时锋。

(0)

阅战国策有感而言十首·其八司马子期怒羊羹

当厄休言少,伤心不在深。

一杯相怨毒,司马甚羊斟。

(0)

或曰秋何思以厝五节而结是亭也又成五绝·其三

每当斜月到幽扃,几度临风拂翠屏。

三载天涯流恨水,百宜山下结愁亭。

(0)

戊寅七夕同诸子酌松风阁分赋六首是月霖雨经旬·其四得寒字

银汉迢迢送曙寒,玉杯兰醑未曾乾。

少年几许天孙意,还自停眸仰面看。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