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无期大可哀,何时化鹤复归来。
骨销地下心难死,诗播人间恨未灰。
饭颗杜陵惭俗客,风流李白是仙才。
怜君香草离骚意,检点遗编读几回。
相见无期大可哀,何时化鹤复归来。
骨销地下心难死,诗播人间恨未灰。
饭颗杜陵惭俗客,风流李白是仙才。
怜君香草离骚意,检点遗编读几回。
这首诗《哭社兄痴仙》由清代诗人陈瑚(沧玉)所作,表达了对亡故友人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首句“相见无期大可哀”,直抒胸臆,表达了因无法再与逝者相见而产生的巨大悲痛。接着,“何时化鹤复归来”一句,借用道家传说中的“化鹤”故事,寄托了对逝者灵魂能够重返人间的渴望与期待。
“骨销地下心难死”描绘了逝者肉体虽已消逝,但其精神与情感却永存不灭,体现了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尊重与怀念。“诗播人间恨未灰”则表明逝者留下的作品仍在世间流传,其思想与情感并未随时间消散,反而在后人心中激起了共鸣与思考。
“饭颗杜陵惭俗客,风流李白是仙才”通过对比杜甫与李白,表达了对逝者才华的赞赏与怀念。杜甫作为“饭颗山头”的诗人,代表了世俗的文人形象;而李白则是“仙才”,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文学成就。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逝者不同于一般文人的卓越才华。
最后,“怜君香草离骚意,检点遗编读几回”表达了诗人对逝者作品中蕴含的深意与情感的深深同情与理解。香草离骚,暗指屈原的《离骚》,象征着高洁的情操与深沉的情感。诗人反复阅读逝者的作品,从中感受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与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形象的描绘、对其作品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亡故友人的深厚情感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