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临湍濑,门幽长绿苔。
客书疑误达,僧刺愧虚来。
清露蘋花坼,斜阳燕子回。
自怜犹有恨,佳日对空罍。
地僻临湍濑,门幽长绿苔。
客书疑误达,僧刺愧虚来。
清露蘋花坼,斜阳燕子回。
自怜犹有恨,佳日对空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偏远宁静的山水画面。诗人身处地势偏僻之处,临近湍急的溪流和长满青苔的门户,环境显得静谧而幽深。他期待着远方的客人来信,但担心信件因路途遥远而未能准确送达,这让他感到一丝忧虑。僧侣来访,诗人又因为未能提供足够的接待而感到惭愧。
诗中通过"清露蘋花坼",展现了清晨露水滋润下的萍花初绽,夕阳西下时燕子归巢的自然景象,这些细节增添了生活的诗意。然而,诗人面对这样的美景,内心却充满遗憾,佳日之时,只能对着空酒杯独自感慨,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写实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身处僻静之地的孤独心境,以及对人世交往的渴望。
踪迹本羁单,登门二十年。
平生任愚拙,自进耻因缘。
忧患经多矣,疲驽尚勉旃。
凋零莺谷友,憔悴雁池边。
忽忽良时失,区区俗虑阗。
公斋每偷暇,师席屡攻坚。
善诲常无倦,馀谈亦可编。
仰高虽莫及,希骥岂非贤。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期无辱知己,肯逐利名迁。
桂籍青衫忆共游,怜君华发始为州。
身行南雁不到处,山与北人相对愁。
莫为高才轻远俗,当令遗老识贤侯。
三年解组来归日,吾已先耕颍水头。
闲居寂寞面重城,过我时欣倒屣迎。
入洛机云推俊誉,游梁枚马得英声。
风晴秀野春光变,梅发家林鸟哢轻。
祗待登高成丽赋,汉庭推毂有公卿。
船头初转两旗开,清晓津亭叠鼓催。
自古江山最佳处,况君谈笑有馀才。
云愁海阔惊涛涨,木落霜清画角哀。
善政已成多雅思,寄诗宜逐驿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