洸口水流秋复春,禹馀宫迹久封尘。
不知当日为心膂,门里人还门外人。
洸口水流秋复春,禹馀宫迹久封尘。
不知当日为心膂,门里人还门外人。
这首诗描绘了洸口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的韵律美。
首句“洸口水流秋复春”,以“洸口”这一地名开篇,点明地点,紧接着描绘出水流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象,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秋天的水流与春天的水流相交替,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一种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次句“禹馀宫迹久封尘”,将视线转向历史,提到“禹馀宫”,这里可能是指与大禹治水有关的古代宫殿或遗址。这句诗通过“久封尘”三个字,形象地描绘出这些历史遗迹历经岁月洗礼后的荒凉景象,给人一种时间沉淀的厚重感,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感慨。
后两句“不知当日为心膂,门里人还门外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不知当日为心膂”中的“心膂”原指身体的要害部位,这里比喻为国家的中枢力量或核心人物。诗人在这里提出疑问,不知道当年那些为国效力的核心人物如今身在何处,是仍在朝中还是已经离世,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深关切与思考。
最后一句“门里人还门外人”则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门里之人指的是曾经在权力中心活动的人,而门外之人则是指那些远离权力中心,或是被边缘化的人。这句话不仅反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洞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洸口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空间、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独到见解。
曙爽行将拂,晨清坐欲凌。
别离真不那,风物正相仍。
漫水任谁照,衰花浅自矜。
还将两袖泪,同向一窗灯。
桂树乖真隐,芸香是小惩。
清规无以况,且用玉壶冰。
星使追还不自由,双童捧上绿琼辀。
九枝灯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楼。
凤女颠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
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