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崚嶒雾雨愁,明霞天畔削琼楼。
金仙示迹犹存掌,玉女含颦未洗头。
大壑风生群虎过,飞崖云滑断猿愁。
何当尽掬黄河水,濯足莲峰话壮游。
峭壁崚嶒雾雨愁,明霞天畔削琼楼。
金仙示迹犹存掌,玉女含颦未洗头。
大壑风生群虎过,飞崖云滑断猿愁。
何当尽掬黄河水,濯足莲峰话壮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岳画卷。首句“峭壁崚嶒雾雨愁”,以峭壁嶙峋、雾雨缭绕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幽深、神秘的氛围。接着,“明霞天畔削琼楼”一句,将霞光与琼楼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瑰丽的天边美景,琼楼仿佛是仙境中的建筑,令人向往。
“金仙示迹犹存掌,玉女含颦未洗头”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的元素,金仙留下的痕迹和玉女未洗去的愁容,增添了画面的奇幻色彩,同时也暗示着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神秘。
“大壑风生群虎过,飞崖云滑断猿愁”描绘了山中峡谷的雄伟与险峻,以及动物在其中的生存状态,通过“风生”、“云滑”等动态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机。
最后,“何当尽掬黄河水,濯足莲峰话壮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壮游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尽情地亲近自然,洗涤心灵,畅谈壮游的经历,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融合了神话传说的元素,展现了作者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由、壮游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岩扉掩映叶舟穿,双桨冰壶类水仙。
室似虚庭偏受白,泉如赤水欲探玄。
潜窥罔两千形伏,散出祥光万象悬。
怪底墨花时作雾,暗潭疑起蛰龙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