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乌惊不定,飞影乱中庭。
静夜三更柝,寒天一点星。
霜华蚀树白,竹气逼灯青。
渐听钟声动,谁家晓梦醒。
栖乌惊不定,飞影乱中庭。
静夜三更柝,寒天一点星。
霜华蚀树白,竹气逼灯青。
渐听钟声动,谁家晓梦醒。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清冷氛围。首句“栖乌惊不定”,以栖息的乌鸦被惊动,暗示夜晚的宁静被打破,透露出一丝不安。次句“飞影乱中庭”进一步描绘乌鸦振翅飞翔,影子在庭院中摇曳,增添了动态感。
“静夜三更柝”写出了深夜时分,远处传来的梆子声,这是戍楼更鼓,更显夜晚的寂静和深沉。接着,“寒天一点星”以孤独的星星点破天际,映衬出寒冷的秋夜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霜华蚀树白”描绘了霜降后树木被染白的景象,寒霜的侵蚀使得画面更加凄冷。而“竹气逼灯青”则通过灯光下竹子的影子,强化了秋夜的清冷和寂静,以及诗人对孤灯独坐的想象。
最后两句“渐听钟声动,谁家晓梦醒”,随着钟声渐渐响起,似乎打破了夜的沉寂,暗示有人从梦中醒来,也暗示着黎明即将到来。这不仅描绘了秋夜的转换,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整体来看,吕碧城的这首《秋兴三首(其三)》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乌鸦、更鼓、星光、霜华和竹影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秋夜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季节变迁的深深感触。
城中有更鼓,一更如夜长。
山中无更鼓,长夜益凄凉。
初更剔灯坐,灯花灿光芒。
但愿得好睡,不复望嘉祥。
伏枕当二更,须臾到旧乡。
梦怯王令严,回首何匆忙。
开眼见窗白,疑是日之光。
披衣步前檐,星斗乱交横。
约略三更候,掩扉强依床。
敝絮轻如纸,病骨冷如霜。
展转多呻吟,百计觅睡方。
四更至五更,揣摩竟难详。
只闻山鬼啸,不闻鸡口张。
盼盼复盼盼,天运岂无常。
同卧皆熟寐,唯予起徬徨。
将恐长如此,万古黑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