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道奔流急,晴光绿浸扉。
一天秋气远,几树暮烟微。
渔子风移棹,归人月在衣。
茅檐无晋接,车马自应稀。
数道奔流急,晴光绿浸扉。
一天秋气远,几树暮烟微。
渔子风移棹,归人月在衣。
茅檐无晋接,车马自应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晚景图。首句“数道奔流急”,以动态的水流开篇,暗示了溪水的湍急与生命力,为整幅画面注入了动感。接着,“晴光绿浸扉”一句,将阳光与绿色融合,不仅描绘了溪边门户的景象,也暗示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处。
“一天秋气远”则将视角拉高,从近景转向了更广阔的天空,通过“秋气”二字,既点明了季节,也营造出一种深邃、凉爽的氛围。“几树暮烟微”则将视线收回到地面,描绘了傍晚时分,几棵树下轻烟袅袅的景象,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宁静之美。
“渔子风移棹,归人月在衣”两句,分别描绘了渔夫在风中划动船桨和行人披着月光回家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场景,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最后,“茅檐无晋接,车马自应稀”两句,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主题。茅檐象征着简朴的生活,与“晋接”(指晋代的繁华)形成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宁静、淳朴生活的追求。整个画面在静谧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哲学意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和生活气息的乡村晚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