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同年廷麟刘大行奉使占城》
《赠同年廷麟刘大行奉使占城》全文
明 / 区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盛世车书统一家,岛□何处送皇华。

萱庭驻节添春酒,林邑占星到海涯。

万里寰瀛看点笔,一床图籍快归槎。

扶云披雾还相待,莫遣蛮霜拂剑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使者出使占城的壮丽景象与深厚情感。首句“盛世车书统一家”点明了时代背景,赞颂了国家统一的盛况。接着,“岛□何处送皇华”巧妙地将出使的场景置于海岛之上,以“皇华”代指使者,既体现了对使者身份的尊崇,也暗含了对国家威仪的彰显。

“萱庭驻节添春酒”一句,通过描写使臣在家中停留时的情景,展现了其家人的欢聚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出使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林邑占星到海涯”则进一步渲染了出使的遥远与艰难,通过“占星”这一细节,形象地描绘了使者穿越星海的壮举。

“万里寰瀛看点笔,一床图籍快归槎”两句,表达了对使者旅途中的辛勤与对归途的渴望。通过“看点笔”和“一床图籍”的描述,既体现了使者在旅途中的忙碌与学习,也寄托了对平安归来的美好愿望。

最后,“扶云披雾还相待,莫遣蛮霜拂剑花”以浪漫而略带忧郁的笔触,表达了对使者安全归来的深切期盼。通过“扶云披雾”和“莫遣蛮霜拂剑花”的形象比喻,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险,更蕴含了对使者勇敢与坚韧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明代使者出使异域的壮丽旅程,以及人们对和平交流与国家统一的向往与期待。

作者介绍

区越
朝代:明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猜你喜欢

石子涧

去郭无多地,肩舆又独来。

青山随路转,老树挟溪回。

映水深宜竹,皑林早见梅。

颇思倾白酒,适意卧青苔。

(0)

击梧桐.别西湖社友

枫叶浓于染。秋正老、江上征衫寒浅。

又是秦鸿过,霁烟外,写出离愁几点。

年来岁去,朝生暮落,人似吴潮展转。

怕听阳关曲,奈短笛唤起,天涯情远。

双屐行春,扁舟啸晚。忆昔鸥湖莺苑。

鹤帐梅花屋,霜月后、记把山扉牢掩。

惆怅明朝何处,故人相望,但碧云半敛。

定苏堤、重来时候,芳草如剪。

(0)

题戚仲骡纲图

北风吹雪飞千山,雪深山径难往还。

长林乔木敛秀色,层崖叠嶂彫苍颜。

山腹痴云结寒润,山巅去天不盈寸。

溪湍岩瀑争喧豗,兽蹄鸟迹皆逃遁。

中有驿使输皇纲,群骡任重人束装。

旌旗不展岚气湿,鞍辔稳驭銮声鉠。

危桥当道不可过,怒挥鞭箠驱慵惰。

栈阁萦纡铁勒寒,荆榛暗刺毡衣破。

骡行迢遰风萧颾,倦来谁复鸣鞭梢。

忽逢大渡凛毛骨,深沉时若潜虬蛟。

作急呼舟渡斯水,寻得舟人来数里。

一舟已去一舟行,掉入深潭浪花起。

舟移岸曲人争先,牵骡束货行挥鞭。

芦深峡束积雪滑,十步九止愁其颠。

骡行隤败人枵腹,民家借爨黄粱熟。

人餐骡饲幸平恬,其奈门前去程促。

山前山后开梅花,卧溪枯树寒槎牙。

关情一片青烟下,深闭柴门三四家。

行行渐出平川路,回首千山暝云雾。

自知驿舍更一程,指点山坳深处住。

解鞍摘货驿舍宽,地炉榾柮烟辛酸。

群骡入厩人饱睡,明朝一驿可输官。

绢落并刀悭数尺,衡从笔墨开胸臆。

尽将此景作此图,轻描浓抹无凝积。

古来摩诘传天真,此手那知复入神。

好将一本献天子,能信邦家本兆民。

(0)

和柯山先生读中兴碑

曲江罢相迹如扫,满朝媕娿无谏草。

动地渔阳鼙鼓惊,旧将半死哥舒老。

蜀道乘骡万里来,不识平原济世才。

仓皇灵武送玉册,岂顾九庙蒙尘埃。

天开地辟扶皇纪,李郭功成安史死。

一日三朝有深意,臣结胸中老文字。

麻鞋诗老脱贼来,北征自足配磨崖。

我思潇湘不易到,谁持墨本心眼开。

鉴古评诗增感慨,无逸图亡山水在。

君不见阿忠少日历艰贫,汤饼曾持半臂卖。

(0)

纪行杂诗·其二

水宿荒村夕照间,奔流怪石斗潺潺。

白醪似蜜聊供醉,过尽严陵大浪滩。

(0)

哭幼子二首·其一

兼旬哭子鬓成丝,老眼眵昏泪绠縻。

玉雪可怜凋并砌,金环无复探邻枝。

何堪投杖逢曾子,谁解推天继退之。

沧海逝波无返日,觉城南去有逢时。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