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寐作》
《不寐作》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城中有更鼓,一更如夜长。

山中无更鼓,长夜益凄凉。

初更剔灯坐,灯花灿光芒。

但愿得好睡,不复望嘉祥。

伏枕当二更,须臾到旧乡。

梦怯王令严,回首何匆忙。

开眼见窗白,疑是日之光。

披衣步前檐,星斗乱交横。

约略三更候,掩扉强依床。

敝絮轻如纸,病骨冷如霜。

展转多呻吟,百计觅睡方。

四更至五更,揣摩竟难详。

只闻山鬼啸,不闻鸡口张。

盼盼复盼盼,天运岂无常。

同卧皆熟寐,唯予起徬徨。

将恐长如此,万古黑茫茫。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不寐作》,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环境。

首句“城中有更鼓,一更如夜长”描绘了城市中更鼓的声音,仿佛夜晚变得更加漫长。接着“山中无更鼓,长夜益凄凉”对比山中没有更鼓,夜晚显得更加孤寂凄凉。通过这样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接下来,“初更剔灯坐,灯花灿光芒”描述了诗人点燃灯火,独自坐着等待入睡的情景。然而,“但愿得好睡,不复望嘉祥”,表达了诗人对睡眠的渴望,却不再抱有任何美好的期望。

“伏枕当二更,须臾到旧乡”暗示诗人试图在梦中寻找慰藉,但醒来后却发现回到了现实。“梦怯王令严,回首何匆忙”表现了梦境中的紧张与匆忙,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开眼见窗白,疑是日之光”描绘了诗人从梦中惊醒,看到窗外已泛白,误以为是日出的错觉。“披衣步前檐,星斗乱交横”则展现了诗人起身后的迷茫与无助。

“约略三更候,掩扉强依床”描述了诗人试图再次入睡,但时间已近三更,难以入眠。“敝絮轻如纸,病骨冷如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体的虚弱与寒冷。

“展转多呻吟,百计觅睡方”表达了诗人为了入睡而尝试各种方法,但均未能成功。“四更至五更,揣摩竟难详”说明诗人整夜未眠,直到天亮仍未找到答案。

最后,“只闻山鬼啸,不闻鸡口张”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恐惧。“盼盼复盼盼,天运岂无常”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疑问与期待。“同卧皆熟寐,唯予起徬徨”强调了诗人与他人的不同处境。“将恐长如此,万古黑茫茫”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与恐惧。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深夜失眠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自我存在的追问。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赠博罗张知县叔昭谢事还仙游

识荆初忆聚贤关,屈指莺花二十残。

治邑有才还制锦,干时无路耻弹冠。

仙游俗古人多朴,拱秀楼高世少攀。

孝女百年如一日,宗门合作郑门看。

(0)

寄题杜少陵成都草堂

草堂还照浣花西,千载公神一主栖。

遗句我今粗领会,见贤谁此不思齐。

共知诗史宗三百,可但规模扫六迷。

人去溪山风月在,枫林依旧子规啼。

(0)

别民泽后用韵寄兴二首·其二

还此看云坐,一尘都不生。

水流花竹远,山作武夷清。

却有周流意,都无仕宦情。

招邀几邻叟,啜茗话秋成。

(0)

早秋思感

吟对家山素不禁,年来年去怕秋临。

白云飞处思亲恨,南雁归时忆弟心。

长夜西风砧杵地,隔江明月桂花林。

更烦世味閒咀嚼,一盼鲈鱼抵万金。

(0)

送故人之子郑通判严州

五年南望几思君,此别悠悠意倍真。

但使贤劳能报国,不于岐路更伤神。

子陵祠下天如水,别驾车前政似春。

早晚行台书殿最,也应君是最中人。

(0)

怀范太史

春秋笔法史臣才,窜逐南荒瘴海隈。

莫怨熙丰章仆射,只从川洛党中来。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