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迁莺.立冬》
《喜迁莺.立冬》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喜迁莺

西风忒峭。把似锦浓秋,霎时都扫。

林影添黄,潭痕减翠,易损他乡怀抱。

瓮头索郎未熟,坌口猎徒还少。

燕市畔,渐消寒九九,排当画稿。那晓。

人世事,月令岁华,惯是田家好。

摘菜淹菹,燃糠煨芋,夜火村村打稻。

惆怅年来残夜,催著朝衫偏早。

凭谁说,向茅檐曝背,溪南诗老。

(0)
鉴赏

这首《喜迁莺·立冬》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立冬时节的景象与情感。词中以“西风忒峭”开篇,点明了季节的转变,秋色在西风的吹拂下迅速消散,转而描绘出冬日的萧瑟与凄凉。接着,词人通过“林影添黄,潭痕减翠”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易损他乡怀抱”一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在异乡过冬的思乡之情,与“燕市畔,渐消寒九九,排当画稿”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词中运用“瓮头索郎未熟,坌口猎徒还少”等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反映了词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那晓。人世事,月令岁华,惯是田家好。”这一句转折,似乎在感慨人间世事的复杂与变迁,同时又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羡慕。接下来,“摘菜淹菹,燃糠煨芋,夜火村村打稻”等描述,生动地再现了农忙时节的场景,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的真实感。

最后,“惆怅年来残夜,催著朝衫偏早。凭谁说,向茅檐曝背,溪南诗老。”词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渴望有人能倾听他的心声,与他一同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立冬时节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思,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其六

青泥亭子石阑干,高冢累累照水寒。

泉下朝云何处所,偈中如露未曾乾。

蝇能远道因随骥,草有馀香不让兰。

试问钱塘苏小墓,清明寒食几人看。

(0)

寿孟母王太夫人

八座夫人古所尊,况闻勋业满乾坤。

三千桃实开嘉燕,百二秦关是旧恩。

处处甘棠南与北,重重彩服祖和孙。

湟川政化清如水,好寄梅花入寿樽。

(0)

木末

芙蓉芳不染,灼灼出清澜。

自入骚人赋,真从木末看。

夏秋无异候,醒醉未殊观。

莫咏寒山句,寒山本自寒。

(0)

闰月晦日韶州陈毅庵使君招同惠州王子千使君梁药亭太史廖南炜屈翁山诸公集广州行署闻将为先正张文献余襄公重梓文集喜而有赋二首·其二

虞帝箫韶迹已空,九成台下水流东。

张公鉴在千秋外,安道名高四谏中。

尚有遗文垂故里,足知仁政善移风。

干戈定后残编少,深赖维衰继绝功。

(0)

送家园屺弟赴都补选

百年风木恨如何,复著征衣脱芰荷。

岂但太平须黻佩,由来三径待弦歌。

飞凫旧路闽中近,牧马边声塞上多。

愿向东南分百里,新诗容易得相和。

(0)

送彭拜尧之官柳城

不远乡园带印行,东风衔命鹢舟轻。

梅花未落归梅岭,柳色相邀到柳城。

千里板舆犹子舍,一庭诗礼似经生。

乌蛮山外江如练,勿厌东流彻底清。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