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香近远,不见住山僧。
樵牧隔双涧,松篁环几层。
四禅空外雨,千佛定中镫。
毕竟吾无隐,闻根落小乘。
诸天香近远,不见住山僧。
樵牧隔双涧,松篁环几层。
四禅空外雨,千佛定中镫。
毕竟吾无隐,闻根落小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禅修景象。"诸天香近远"暗示着清幽的香气从远处飘来,可能来自于寺庙中的香火,但并未直接见到僧人,增加了神秘感。"不见住山僧"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的隐逸和超然。
"樵牧隔双涧"描绘了山间的生活气息,樵夫和牧童在两道溪流之间劳作,与世隔绝,增添了宁静的氛围。"松篁环几层"则以密集的松竹林烘托出精舍的环境,显示出一种自然与禅意的和谐统一。
"四禅空外雨"将禅定的心境与自然界的风雨相结合,禅者在空灵的雨声中修炼,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千佛定中镫"则通过比喻,形容禅者在冥想中仿佛看见千佛,灯火通明,象征内心的光明与智慧。
最后两句"毕竟吾无隐,闻根落小乘"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的理解和追求,他认识到真正的修行并非隐藏于世,而是深入内心,找到自我解脱的道路,即使选择的是小乘佛法,也意味着对真理的坚定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修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少年嗜吟如嗜蜜,诸公奇之有奇质。
学荒志旷不自量,躐登将坛多所嫉。
薄游六朝废兴处,远嘅疆场分离日。
江草江花幻缜密,下字如缚禅家律。
吁嗟旧存无二三,侧近所取不偿失。
因知嫉者岂轻易,敛尽浮华能就实。
趣入空玄须正传,趣得于心暗如漆。
搜剔造化鬼神凭,天孙云锦可织出。
客寄多时转萧瑟,趁取风寒写旷逸。
九江五峰金翠湿,风月悉归三寸笔。
大江沙岸虚,几寸水痕落。
萧萧双泉寺,佛像剥丹雘。
纸轮转晴鼓,灰塔断风铎。
残僧极荒怠,深得酒中乐。
西风客子来,栖暂得矮阁。
开窗望村疃,四下尘漠漠。
人烟极零星,鸡犬更萧索。
自罹开庆扰,景况恍如昨。
周章见世态,彫瘵叹民瘼。
梵呗忽传声,饱饭且藜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