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石日长老拂衣退院连帅陆尚书比之石霜小诗赞叹》
《灵石日长老拂衣退院连帅陆尚书比之石霜小诗赞叹》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我结小庵犹舴艋,师抛大刹似蘧庐。

菩提身外更无物,椰子腹中惟有书。

不踏一芦堪去矣,许分半芋竟何如。

元来又被寒翁引,径指坟山作退居。

(0)
注释
我:诗人自己。
舴艋:小舟。
师:师父。
大刹:大寺庙。
蘧庐:简陋的住所。
菩提:佛教中的觉悟和智慧。
更无物:没有其他东西。
椰子腹中:比喻内心或空间。
书:知识或佛法书籍。
芦:芦苇。
去矣:离去。
许分:愿意分享。
半芋:半个芋头,象征简单生活。
寒翁:年老的导师。
引:引导。
坟山:隐居之地。
退居:隐退生活。
翻译
我建造的小屋就像小舟般简陋,师父舍弃的大寺庙却像蘧庐般空旷。
修行的世界里,除了菩提心,别无他物;我的椰子里装满了书籍。
无需踏上更多的路,足以离去,如果能分享一半的芋头又会怎样呢?
原来我还是被那位老者引领,他直接指着坟山,暗示那是我退隐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隐居生活,其间充满了禅宗对于物外之物和心灵世界的独特看法。开篇两句“我结小庵犹舴艋,师抛大刹似蘧庐”通过对比小庵与大刹,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随世俗所动的生活态度。接着,“菩提身外更无物,椰子腹中惟有书”则是禅师对于修行境界的自我描述,菩提即是觉悟之意,而椰子腹中的书,则象征着禅师心中所藏的佛法智慧。

“不踏一芦堪去矣,许分半芋竟何如”这两句表达了禅师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不愿踏入红尘,更不在乎世间的功名利禄。最后,“元来又被寒翁引,径指坟山作退居”则是禅师在老人(寒翁)的劝导下,再次选择隐居于自然之中,以此作为其精神修养和超脱世俗的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禅宗对于心灵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越。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四绝赠马浩然法师·其一木公

餐霞吸瀣炯方瞳,时著青裙拜木公。

玉女投壶天为笑,却来绣岭伴仙翁。

(0)

龙井

龙护深潭草木昏,断碑元祐典刑存。

蜀仙已去吴僧少,岭上松篁亦断魂。

(0)

壬辰正月胡子持孙平叔刘正仲诸友于雁苍建赤城先生祠赋唐律一十韵以纪其事

句读从朱老,经书本释翁。

于蓝青所出,他石玉堪攻。

文启吾乡秀,心知百代崇。

推尊非苟合,议论自难同。

名节道乡峻,词章淮海雄。

诸公交赞誉,此老定磨砻。

旧祀儒宫侧,新祠佛寺东。

开山犹别子,传钵许宗风。

俎豆干戈后,诗书煨烬中。

千年期勿坏,印印此心通。

(0)

还龙舒旧隐

今朝归小隐,邻里喜还悲。

亡国谁修史,遗民自采诗。

鼠营新穴壤,鹤理旧巢枝。

见说寅年泰,冥心待运移。

(0)

闺怨·其二

回廊曲径入荷花,斜隐珠帘半面遮。

欲绣鸳鸯嫌未似,且抛针线理琵琶。

(0)

无题·其一

堕马乌云懒画眉,博山宿火翠烟微。

绿窗不扫香尘护,暖日青虫化蝶飞。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