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东畔柳丝长,金碧楼台耀夕阳。
惆怅种桃人已去,更从何处问刘郎。
曲江东畔柳丝长,金碧楼台耀夕阳。
惆怅种桃人已去,更从何处问刘郎。
这首诗描绘了曲江边夕阳下的景象,以及对过往人物的怀念。首句“曲江东畔柳丝长”以柳丝的绵长象征时间的悠长与历史的深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金碧楼台耀夕阳”一句,通过金碧辉煌的楼台在夕阳下闪耀的景象,展现了繁华与辉煌,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主题。
“惆怅种桃人已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事物或人物离去的惋惜之情。“种桃人”可能象征着曾经在此地留下美好记忆的人,他们的离去让诗人感到深深的失落和惆怅。最后一句“更从何处问刘郎”,借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刘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刘晨,他与妻子误入仙境,再回人间时物事皆非的故事。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无法找到过去的美好,也无法回到往昔的情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巧妙地传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感慨,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朱华始沈泉,池塘恰雨天。
鹭头飘雪暗,荷腹荡珠圆。
风递谁家笛,声冲几里烟。
拂波轻重起,隔树往来传。
沥沥虽侵汉,遥遥已杂□。
天龙吟转乐,石韵更相连。
谩读襄王赋,虚誇子晋仙。
宁同向散骑,肠断向漪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