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航弭安流,未脱孤帆厄。
独板乱横溃,始负众舟责。
蛰雷正须时,春雨宜满泽。
勇夫攻坚退,智士倒戈获。
去年北关路,永叹出处隔。
俄欣凤仪雅,缓彼枭博磔。
发覆洗涂糊,召和开褊迫。
一日期万年,倏眒展长策。
居然西州道,千仞敛归翮。
鬓发何用青,肝胆元自白。
古圣岂不劳,筑此英俊宅。
谁令闭榛莽,回曲用蛮貊。
天门昳荡荡,瑶实连蔓摘。
种玉如有方,从今空椟索。
群航弭安流,未脱孤帆厄。
独板乱横溃,始负众舟责。
蛰雷正须时,春雨宜满泽。
勇夫攻坚退,智士倒戈获。
去年北关路,永叹出处隔。
俄欣凤仪雅,缓彼枭博磔。
发覆洗涂糊,召和开褊迫。
一日期万年,倏眒展长策。
居然西州道,千仞敛归翮。
鬓发何用青,肝胆元自白。
古圣岂不劳,筑此英俊宅。
谁令闭榛莽,回曲用蛮貊。
天门昳荡荡,瑶实连蔓摘。
种玉如有方,从今空椟索。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叶适的作品,名为《送刘德修》。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
“群航弭安流,未脱孤帆厄。” 这两句描绘了一片繁忙的船只在河面上平稳地行驶,而单独的一只船帆还没有解开,处于等待出发的状态。这既形象地描述了送别时的情景,也寓意着作者对朋友即将开始新旅程的关切。
“独板乱横溃,始负众舟责。” 这两句则转换了场景,表现了一艘小船在波涛中摇摆,承担起引导其他船只的责任。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也象征着朋友即将面临的人生挑战和责任。
“蛰雷正须时,春雨宜满泽。”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天气变化与人事联系起来。蛰雷指雷声初起,比喻为改变的开始;而春雨宜满泽,则表达了对朋友前程多雨露(即多获得帮助和支持)的美好祝愿。
“勇夫攻坚退,智士倒戈获。” 这两句中,“勇夫”和“智士”分别象征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勇者在遇到困难时能够退守,而智者则能在逆境中找到收获。这既是对朋友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智慧的颂扬。
“去年北关路,永叹出处隔。”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相聚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在因为朋友离去而产生的隔阂之感。
“俄欣凤仪雅,缓彼枭博磔。” 这两句中,“凤仪”指美好的礼物或吉祥之物,而“枭博磔”则是古代用来表示友情深厚的手镯。诗人表达了对朋友送别时的欣慰,以及希望这种友情能够长存。
“发覆洗涂糊,召和开褊迫。” 这两句通过描绘修补破旧物品的情景,寓意着即使是陈旧不堪的东西,也可以通过努力去修复。这也许是在劝勉朋友,即便面对困难,也要不断努力,不断完善自我。
“一日期万年,倏眒展长策。”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短暂的分别能够像过了一万年一样,而朋友所制定的计划和策略能得到长久的实施。
“居然西州道,千仞敛归翮。” 这两句中,“西州道”可能指的是一条通往远方的地方,“千仞敛归翮”则是希望朋友能够在旅途中不断进步,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鬓发何用青,肝胆元自白。” 这两句通过对鬓发(头发)和肝胆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纯洁品德的赞扬。鬓发青色象征着年轻和活力,而肝胆自白则指内心的清净。
“古圣岂不劳,筑此英俊宅。” 这两句中,“古圣”可能是指那些被后世尊崇的人物,而“英俊宅”则是对朋友品格高尚、智慧过人的赞美。诗人通过这种比较,表达了对于朋友的高度评价。
“谁令闭榛莽,回曲用蛮貊。” 这两句中,“闭榛莽”指的是关闭或隔绝,而“回曲用蛮貊”则是希望能够在曲折中找到像蛮貊一样珍贵的东西。这也许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朋友即将面临的人生道路的担忧和期待。
“天门昳荡荡,瑶实连蔓摘。” 这两句通过描绘天门(可能指的是某个高远的地方)和瑶实(美好的事物)的景象,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美好事物的祝愿。
“种玉如有方,从今空椟索。”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朋友未来的期许。希望朋友能够像种植玉石一样,有着明确的方向和方法,而不是徒劳无功地去寻找。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比喻,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鼓励朋友不断前行的人生态度。
水云共色,渐断岸飞花,雨声初峭。步帐素袅。
想玉人误惜,章台春老。岫敛愁蛾,半洗铅华未晓。
舣轻棹。似山阴夜晴,乘兴初到。心事春缥缈。
记遍地梨花,弄月斜照。旧时斗草。
恨凌波路钥,小庭深窈。冻涩琼箫,渐入东风郢调。
暖回早。醉西园、乱红休扫。
使节行秋,算天也、知公风力。
长啸罢、烟云尽卷,□□□□。
重九汉峰黄泛酒,五更泰岳□观日。
问扬公、去后有谁□,□朝集。大华□,□□□。
今古□,□陈迹。甚牛山□□,□□□□。
□□□嫌□愒薄,高怀□□□□□。
□□□、黄鹤□□□,□相识。
乍晴天宇莹无尘,短策轻衫发兴新。
过鸟一声如劝客,青山万叠总迎人。
回头便与氛埃隔,入眼真于水石亲。
尽意登临休计日,此行端不负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