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
《感事》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

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

原田败粟麦,欲诉嗟无赇。

间关幸见省,笞扑随其后。

况是交冬春,老弱就僵仆。

州家闭仓庾,县吏鞭租负。

乡邻铢两徵,坐逮空南亩。

取赀官一毫,奸桀已云富。

彼昏方怡然,自谓民父母。

朅来佐荒郡,懔懔常惭疚。

昔之心所哀,今也执其咎。

乘田圣所勉,况乃余之陋。

内讼敢不勤,同忧在僚友。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批判。诗中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苦难和官府贪婪的愤慨之情。

首句“贱子昔在野”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自谦之态,“心哀此黔首”则透露出诗人对贫困人民的同情。接着“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描绘了即便是在丰收年份,百姓也不得温饱,更别提遇到水旱灾害的情况。这两句突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

而后文“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则揭示了官府的贪腐和不作为导致的社会问题,即便不是所有官吏都有问题,但大多数已沦为灾难的根源。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原田败粟麦,欲诉嗟无赇”、“间关幸见省,笞扑随其后”等描述了农民生活的困顿,以及官府对此种情况的冷漠态度。

诗中还特别强调了时间背景“况是交冬春”,以及老弱之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是难以生存的情况。最后,通过“州家闭仓庾,县吏鞭租负”、“乡邻铢两徵,坐逮空南亩”等句子,批判了官府的暴行,以及农民因而陷入更深的困境。

诗人在最后几句中表达了对当权者自视为“民父母”的愤慨,并通过“乘田圣所勉,况乃余之陋”等字眼,强调自己虽然不才,但对于国家和百姓的忧虑与关切仍旧是真挚的。全诗末尾,“内讼敢不勤,同忧在僚友”则表现了诗人对朝廷内部矛盾和官员之间勾心的担忧,以及他希望与志同道合之士共同为民请命、分忧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深刻地揭示了宋代社会问题,特别是官府贪腐导致的农民困苦,以及诗人对于改革现状的迫切希望。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梦中作四首·其三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前几吠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0)

哭德和伯氏六首·其六

草枯霜白泣原鸰,五十三年老弟兄。

风雨对床缘未了,荆花重合在来生。

(0)

舟次吴兴二首·其二

苍烟淡淡水濛濛,渔笛吹残夕照红。

六客风流今已远,堂名空入酒名中。

(0)

湖山小隐·其一

猿鸟分清绝,林萝拥翠微。

步穿僧径出,肩搭道衣归。

水墅香菰熟,烟崖早笋肥。

功名无一点,何要更忘机。

(0)

寄辇下传神法相大师

禁寺诸供奉,如师艺学稀。

粉轻昏古本,罗重拆秋衣。

净碱生瓶晕,连阴长竹围。

算应支遁马,毛骨苦无肥。

(0)

将归四明夜坐话别任君

酒酣相向坐,别泪湿吟衣。

半夜月欲落,千山人忆归。

乱尘终古在,长瀑倚云飞。

明日重携手,前期易得违。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