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鸟分清绝,林萝拥翠微。
步穿僧径出,肩搭道衣归。
水墅香菰熟,烟崖早笋肥。
功名无一点,何要更忘机。
猿鸟分清绝,林萝拥翠微。
步穿僧径出,肩搭道衣归。
水墅香菰熟,烟崖早笋肥。
功名无一点,何要更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林隐居图景。首句“猿鸟分清绝”展现了山中动物的和谐共处与环境的寂静,"林萝拥翠微"则通过繁茂的藤萝和淡淡的绿色,烘托出山林的秀美与深邃。诗人行走在僧人踏出的小径上,身披道袍,显得超然物外,"步穿僧径出,肩搭道衣归"刻画了他闲适的生活状态。
接着,"水墅香菰熟,烟崖早笋肥"两句,通过描写水边别墅里香菰已熟,山崖烟雾缭绕下的早笋肥美,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生活的惬意与自然之味。最后,诗人以"功名无一点,何要更忘机"作结,表达了对世俗功名的淡泊,以及对自然与心灵宁静的追求,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山隐居的日常,寓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抉择。
四明唐中叶,处士有陈深。
书既殚万象,诗想瑶华音。
惜哉不并传,裔孙自苦吟。
岂易识此孙,海底珊瑚沉。
邂逅我见之,昔恨阻冲襟。
念我理归棹,旅梦断遥岑。
愿乞十九首,降尽河外心。
秋江未澄澜,秋声已先到。
颇谢凉风吹客愁,何须落叶惊人老。
古来此兴定何如,自愁不愁自倾倒。
直尔相羊好远游,何不命驾归嵩丘。
君乎不上三十六峰顶,只恐君家未是秋。
寥寥兹夏晚,秋韵已萧然。
风雨疏篱外,诗书曲几前。
道心勤自厉,愁绪每相牵。
秦树连烽火,吴鞋落海壖。
不能先到县,岂待晚归田。
丹剂谁能遘,金炉试得烟。
去天真一百,奏牍旧三千。
藁草纷盈架,谁令宿瘤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