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兹夏晚,秋韵已萧然。
风雨疏篱外,诗书曲几前。
道心勤自厉,愁绪每相牵。
秦树连烽火,吴鞋落海壖。
不能先到县,岂待晚归田。
丹剂谁能遘,金炉试得烟。
去天真一百,奏牍旧三千。
藁草纷盈架,谁令宿瘤研。
寥寥兹夏晚,秋韵已萧然。
风雨疏篱外,诗书曲几前。
道心勤自厉,愁绪每相牵。
秦树连烽火,吴鞋落海壖。
不能先到县,岂待晚归田。
丹剂谁能遘,金炉试得烟。
去天真一百,奏牍旧三千。
藁草纷盈架,谁令宿瘤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雨中即事》,通过对夏末秋初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活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风雨中的心境与志向。首联"寥寥兹夏晚,秋韵已萧然",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夏末秋来的清冷氛围,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颔联"风雨疏篱外,诗书曲几前",诗人寓情于景,风雨交加之际,他依然在简陋的环境中研读诗书,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求知精神和对学问的执着。
颈联"道心勤自厉,愁绪每相牵",诗人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尽管愁绪萦绕,但仍自我砥砺,保持道心坚定。
接下来的诗句"秦树连烽火,吴鞋落海壖"借物寓意,秦树象征边关烽火,暗示战乱局势;吴鞋则可能暗指漂泊生涯,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尾联"不能先到县,岂待晚归田"表达了诗人未能早日实现政治理想的无奈,以及对于仕途的期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丹剂谁能遘,金炉试得烟"以炼丹为喻,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去天真一百,奏牍旧三千"则以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为官多年,事务繁多。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雨中所见所感,展现出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