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外青山半在楼,山村尽晚雨翛翛。
旃裘拥肿无馀事,尊酒飘零又一秋。
学得屠龙无用处,秪如画虎反成羞。
回头为向渊鱼道,鸿鹄而今不愿游。
墙外青山半在楼,山村尽晚雨翛翛。
旃裘拥肿无馀事,尊酒飘零又一秋。
学得屠龙无用处,秪如画虎反成羞。
回头为向渊鱼道,鸿鹄而今不愿游。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静谧与深沉,以及诗人对现实的反思。首句“墙外青山半在楼”,以青山与楼阁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接着“山村尽晚雨翛翛”一句,通过晚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旃裘拥肿无馀事,尊酒飘零又一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村民的生活状态和季节更迭,表达了时间流逝、生活平凡却充满无奈的感慨。这里的“旃裘”指的是皮衣,象征着村民朴素的生活,“尊酒”则代表了他们简朴的庆祝方式,而“又一秋”的重复使用,强调了岁月的循环往复。
“学得屠龙无用处,秪如画虎反成羞。”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知识或技艺在特定情境下无用武之地的讽刺。屠龙术和画虎都寓意高超的技艺,但在这里却成了无用之物,甚至成为羞耻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最后,“回头为向渊鱼道,鸿鹄而今不愿游。”诗人以鱼和鸿鹄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的束缚使得这些追求变得遥不可及。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人生和自我价值的独到见解。
迟日千花艳,开帘双燕飞。
好山晴拂汉,远水静含晖。
细草争青出,佳人薄暮归。
此时春思乱,未觉向来非。
使君天下士,岂止临一州。
此州久废乱,弄兵非鼠偷。
使君医国手,顿若沈疴瘳。
下免北征苦,上宽南顾忧。
坏堤防蚁穴,回澜障东流。
潢污与行潦,咸可供荐羞。
幕府罗俊彦,巨细靡不收。
天生一世人,异趣各有求。
卢溪老病叟,十年不浪游。
失脚入城府,本自非人谋。
贤侯新下车,采瞩加穷搜。
邻里辄惊怪,出门争挽留。
平生江海思,径坐大孤秀,犹沈百寮底。
朅来尉吾邦,声华愈晔炜。
诸公用法律,领略极不似。
輶轩日边来,愿采书于纸。
笔势斓斑如虎卧,何止风流盖江左。
新诗吟出鸾凤音,晓莺未啼春欲破。
始知李白飘然思,俊语天成安用些。
凤箫声不类人间,玉管定非人所作。
可怜洛下书生冷,雷转空肠发清饿。
终日长哦学不成,掩鼻皱眉相赞佐。
与公并辔且西游,举扇勿忧尘土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