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榛寻古碣,高冢蔽藤萝。
彼妇可出走,负薪行且歌。
微时故人薄,归日锦衣过。
我自安长贱,樵风老涧阿。
披榛寻古碣,高冢蔽藤萝。
彼妇可出走,负薪行且歌。
微时故人薄,归日锦衣过。
我自安长贱,樵风老涧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披榛寻古碣,高冢蔽藤萝”两句,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探寻与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古碣被荒草遮掩,高大的坟冢被藤萝覆盖,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氛围。
“彼妇可出走,负薪行且歌”两句,以妇人背柴行走且歌唱的情景,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乐观面对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知。
“微时故人薄,归日锦衣过”则表达了对友情变化的感慨,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在人生低谷时,朋友可能疏远或冷落,而在功成名就之后,却能迎来昔日好友的恭维与追捧,这种对比强烈地揭示了人性和社会的复杂性。
最后,“我自安长贱,樵风老涧阿”两句,诗人自述即使身处贫穷,也能安然自得,如同山涧中的樵风,自由自在,不为外物所累。这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墓地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社会、人性以及个人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