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蜡低垂双凤皇,条风不动绛枝长。
燄分江令毫端吐,影照隋宫剪处香。
藻思兰膏污翠钿,艳情罗绮暗高堂。
人间昨夜多同梦,喜摘青煤赠阮郎。
银蜡低垂双凤皇,条风不动绛枝长。
燄分江令毫端吐,影照隋宫剪处香。
藻思兰膏污翠钿,艳情罗绮暗高堂。
人间昨夜多同梦,喜摘青煤赠阮郎。
这首诗描绘了烛花在节日夜晚的美丽景象。首句“银蜡低垂双凤皇”,以银蜡灯比作低垂的凤凰,形象地展现了烛光的华美与高贵。接着“条风不动绛枝长”,描述了烛光下红烛的形态,仿佛在微风中静止不动,枝条悠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燄分江令毫端吐,影照隋宫剪处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典故。江令毫端吐焰,暗示烛光如同文人笔下的灵感,充满创造力;影照隋宫剪处香,则是将烛影与古代宫廷的奢华相联系,暗示烛光不仅照亮了现实,也映射出历史的辉煌。
“藻思兰膏污翠钿,艳情罗绮暗高堂”进一步深化了对烛光的赞美。藻思兰膏象征着烛油的珍贵与芬芳,翠钿则比喻装饰的精美,整个句子表达了烛光不仅照亮了房间,还以其独特的魅力装点了高堂,增添了浪漫与雅致。
最后,“人间昨夜多同梦,喜摘青煤赠阮郎”一句,以梦境和礼物为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分享的喜悦。这里“阮郎”可能是指远方的朋友或心上人,通过赠送青煤(可能是指某种珍贵的燃料),传递了深厚的情谊和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烛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节日夜晚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风月。
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彻。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倩飞廉、得得为吹开,凭谁说。弦与望,从圆缺。
今与昨,何区别。羡夜来手把,桂花堪折。
安得便登天柱上,从容陪伴酬佳节。
更如今,不听麈谈清,愁如发。
朱屋雕屏展,红筵绣箔遮。
傍云灯作斗,近树綵成花。
风月胜千夜,笙歌如一家。
人丛妨过马,天色误啼鸦。
铜漏春声换,银潢晓影斜。
楼前山未卸,火气烘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