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色濛濛淡淡烟,花间行过小溪边。
人家寒食当晴日,野老春游近午天。
吹尽海棠无步障,开来山柳有堆绵。
呼儿觅友寻邻伴,即看村农又下田。
晓色濛濛淡淡烟,花间行过小溪边。
人家寒食当晴日,野老春游近午天。
吹尽海棠无步障,开来山柳有堆绵。
呼儿觅友寻邻伴,即看村农又下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春日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寒食节前后乡村生活的温馨与生机。
首句“晓色濛濛淡淡烟”,描绘了清晨朦胧的景象,淡淡的烟雾笼罩着大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接着,“花间行过小溪边”,诗人行走于花丛中,小溪潺潺,与自然和谐共处,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人家寒食当晴日,野老春游近午天”两句,将视线转向乡村生活。寒食节正值晴朗的日子,人们在户外活动,享受春光。野老(年长者)在接近中午时分出游,与自然亲密接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吹尽海棠无步障,开来山柳有堆绵”描绘了春天的花卉和树木。海棠花随风飘落,仿佛没有留下痕迹,而山柳则在春风中摇曳,如同堆积的绵絮,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
最后,“呼儿觅友寻邻伴,即看村农又下田”,诗人呼唤孩子寻找朋友,与邻居相伴,同时观察到村里的农民已经开始下田劳作,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忙碌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生机,以及人们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