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墙上蒿》
《墙上蒿》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墙上蒿,一旬高一尺。回身视根株,知君不能直。

墙上蒿,三春独绵延。若非年命促,那不愁刺天。

墙上蒿,结根当白日。宁待霜与霰,节枯由触热。

墙上蒿,乃界东西邻。成阴苦无多,两处欲市恩。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墙上蒿》,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这首诗,诗人以“墙上蒿”为象征,描绘了其生长环境的艰难与生命力的顽强。

首句“墙上蒿,一旬高一尺”,形象地描绘了墙上蒿在短短十天内就能长高一尺的迅速生长状态,展现了其生命力的旺盛。接着,“回身视根株,知君不能直”,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墙上蒿因生长环境的限制而无法直立生长的无奈,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墙上蒿,三春独绵延”,进一步描述了墙上蒿在春天里独自生长的情景,突出了其坚韧的生命力。诗人用“若非年命促,那不愁刺天”表达了如果时间允许,墙上蒿也能达到刺向天空的高度,暗示了即使面对困难,也应保持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

“墙上蒿,结根当白日。宁待霜与霰,节枯由触热”,这几句诗通过描述墙上蒿在烈日下扎根、在寒冷的霜雪中依然坚韧不拔,以及在高温下依然保持节操,展现了其不畏艰难、坚持自我的精神品质。

最后,“墙上蒿,乃界东西邻。成阴苦无多,两处欲市恩”,诗人将墙上蒿比喻为分隔东西邻界的植物,虽然成荫不多,但仍然努力为两边带来恩惠,寓意着即使条件有限,也要尽力为他人带来帮助和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墙上蒿这一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生命的顽强与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次韵和翟公巽猩猩毛笔

貌妍足巧语,躯恶招揶歈。

赋形具人兽,宁脱荆榛居。

肉尝登俎鼎,饷馈传甘腴。

失计堕醉乡,颠踬无与扶。

柔毫传束缚,航海归仙癯。

浴质逸少池,摛藻知章湖。

杀身固有用,赋芧从众狙。

坐令宣城工,无复誇栗须。

文房甲四宝,万兔惭蒙肤。

数管友十年,闭门赋三都。

之子信豪迈,嗜学每致劬。

未冠游胶庠,已推经行儒。

蓬山天禄阁,峥嵘凌碧虚。

期予早登蹑,同舍校鲁鱼。

(0)

句·其一

汪芒后至知何用,败骨空专一素车。

(0)

题画

栽松累石状孱颜,万仞形容数尺间。

会得秋毫非至细,可能留意羡他山。

(0)

王升之绝句以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为韵因次其韵·其二

之人娴辞令,病起犹越声。

不量苍苍鬓,属和愁仅成。

(0)

西溪次韵九首·其五

秋风涨川谷,小汊亦容舠。

落照收长缆,随流试短篙。

隔溪闻鼓枻,临海试观涛。

解赋南州浦,前身何水曹。

(0)

四用前韵酬达夫·其三

高阳门巷有人狂,金谷园林数日忙。

多事正堪怜考父,不寻花去却循墙。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