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鲤湖》
《九鲤湖》全文
宋 / 张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半生漂落江湖外,此日登楼花正开。

丹灶依然沈涧水,珠帘空自挂瑶台。

昔年道士何时去,前度游人今又来。

点检洞门题咏处,几多墨迹篆苍苔。

(0)
翻译
半生在江湖中漂泊不定,今日登上高楼,正值花朵盛开。
炼丹炉依旧沉在山涧水边,华丽的珠帘空挂着昔日瑶池的景象。
当年的道士不知何时离去,而今的游人又再次来访。
检查洞门上题诗的地方,有多少墨迹已化作青苔。
注释
半生:一生的一半时间。
漂落:飘泊流浪。
江湖外:远离家乡的外部世界。
此日:今天。
登楼:登上楼阁。
丹灶:炼丹的炉子,古代道教修炼场所。
沈涧水:沉入山涧的水边。
珠帘:装饰有珠子的帘子。
瑶台:神话中的仙境,此处指过去的繁华景象。
昔年:过去。
道士:古代修道之人。
何时:什么时候。
去:离开。
前度:先前的。
游人:游客,过客。
点检:查看,检查。
洞门:山洞或秘境的入口。
题咏:题写诗词。
墨迹:字迹,墨痕。
篆苍苔:刻在青苔上的字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飘零在外的游子登楼所见的景象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牢骚。

"半生漂落江湖外,此日登楼花正开" 表示诗人长久以来漂泊在外,如今终于有机会登上一座楼台,而恰好是春天百花盛开的时节。这种情景描写既是对美好现实的欣赏,也包含了诗人内心对于归属和稳定的渴望。

"丹灶依然沈涧水,珠帘空自挂瑶台" 这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自然界与人工建筑的和谐共存。丹灶(一种红色的鱼类)在清澈的河流中自由游弋,而珠帘(精美的窗帷)则悬挂在瑶台(华丽的楼阁)上,展现了诗人对这种自然与人文交织之美景的赞赏。

"昔年道士何时去,前度游人今又来"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深思和对往事的追忆。昔日曾有道士在此处修行,而如今他们已不知所踪;而那些曾经来到这里的游人们,如今也再次踏上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这不仅是时间流转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对于历史连贯和个人命运的反思。

"点检洞门题咏处,几多墨迹篆苍苔"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古老的洞门前,对那些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句进行品鉴。这些诗句如同岁月的印记,不仅见证了历史更迭,同时也让当下的人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和深远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历史遗迹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时间和空间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张式
朝代:宋

张式(九八九~一○五○),字景则,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一作仙游(今属福建)人(《闽诗录》丙集卷二)。真宗天禧二年(一○一八)进士,一作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同上书)。授闽县主簿。历知虔、濠、寿、岳四州。皇祐二年卒,年六十二。事见《王文公文集》卷九二《司封郎中张君墓志铭》。
猜你喜欢

夜集李景颖出土瓜佐酒成赋二章·其二赠孙国梁

谈玄吾不厌,问字尔相寻。

兴逸飞流赋,情高漱石吟。

春郊联玉勒,夜阁拥瑶琴。

二仲翩翩在,何烦觅向禽。

(0)

寄董太史二首·其一

作赋俱青鬓,携书共赤墀。

我怀三秀草,君夺万年枝。

鸾鹤甘泉殿,鱼龙太液池。

当年六桥柳,能记共含卮。

(0)

膝汝载先生卜筑武夷邀余过访余以家慈卧床褥尚孤此约感念今昔不胜怅惘敬赋小诗奉寄凡八章·其一

北极声华久,东山气象新。

乍辞文苑秩,初乞武夷身。

辟地连三岛,看天卧七闽。

惟应幔亭月,时傍紫纶巾。

(0)

秋日过王世周寓逢汪仲嘉潘景升赋赠

逍遥孤客邸,邂逅二豪吟。

面貌誇联璧,风期得断金。

琴书云阁迥,杖屦雪房深。

后夜芙蓉色,湖头次第寻。

(0)

金山寺

绝顶开楼殿,中流见画图。

云霞千界合,宇宙一山孤。

远浪晴连蜀,奔潮夜到吴。

向来舟楫念,寂寞对江湖。

(0)

题章氏木假山

早谢樵人斧,悠然野客家。

双峰寒宿雾,列干迥撑霞。

埋没沟中断,飘零海上查。

逢时千载事,为尔一长嗟。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