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玄吾不厌,问字尔相寻。
兴逸飞流赋,情高漱石吟。
春郊联玉勒,夜阁拥瑶琴。
二仲翩翩在,何烦觅向禽。
谈玄吾不厌,问字尔相寻。
兴逸飞流赋,情高漱石吟。
春郊联玉勒,夜阁拥瑶琴。
二仲翩翩在,何烦觅向禽。
此诗描绘了一场夜晚的雅集,诗人胡应麟与友人李景颖、孙国梁相聚,以谈论玄妙之理为乐,以探讨文字学问为趣。诗中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高雅的文学追求。
首句“谈玄吾不厌”,表明诗人对探讨深奥玄妙的道理充满兴趣,乐此不疲。接着“问字尔相寻”则说明友人们相互寻求知识,共同探讨文字之美,体现了他们对学问的热忱和求知欲。
“兴逸飞流赋,情高漱石吟”两句,生动描绘了文人聚会时的场景。他们或挥毫泼墨,创作出如流水般流畅的诗赋;或在清泉旁,吟诵着高洁的情怀,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风范和情感的深度。
“春郊联玉勒,夜阁拥瑶琴”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氛围。春天郊外,玉勒马匹并行,夜幕下的阁楼里,瑶琴声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高雅的环境,让人感受到文人聚会的独特魅力。
最后,“二仲翩翩在,何烦觅向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二仲,即指两位友人,翩翩而至,才华横溢,无需寻找其他伴侣,他们的存在已经足够精彩。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人雅集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聚会的高雅情趣和深厚友谊,以及对知识、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是一幅文人雅集的美好画卷。
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官博好山。
又告君王觅闲散,要读短檠三万卷。
州家新画瑞雾图,渠莫错认何关渠。
青原两公复双起,山川出云不在此。
自怜无地寄病身,四海知己非无人。
老穷只是诗自误,春色撩人又成句。
九月九日今朝是,五里十里正未已。
良辰美景只自美,不如且著黑棋子。
浊醪不贱有如无,黄花新寄绝交书。
三年客里两重九,去年却得登高友。
醉吟岳麓道林间,天风吹帽挂君山。
倒骑蹇驴下绝顶,眼花几落贾谊井。
如今悔狂亦懒游,不嫌清坐独醒休。
风亦何须过,林仍不厌深。
莫将春色眼,来看岁寒心。
政坐香通国,端令佩满襟。
楚人更饶舌,得免世间寻。
珠唾银钩赠一通,炯如密雪堕寒空。
飞来数片不沾袖,剪出六花全是风。
骨冷魂清残醉里,日光玉洁晚晴中。
先生秀句今无敌,谁诵相如奏舜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