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真大痴,丑拙人共憎。
宿昔有鼻孔,不穿牯牛绳。
亭亭僧伽塔,要以两脚登。
折腰怕督邮,此事岂吾能。
北湖真大痴,丑拙人共憎。
宿昔有鼻孔,不穿牯牛绳。
亭亭僧伽塔,要以两脚登。
折腰怕督邮,此事岂吾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北湖之美景的赞叹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北湖真大痴,丑拙人共憎"一句,表明北湖之大美令人痴迷,但也因此遭到一些不解雅致者的共同嫌弃。这反映出诗人独到的审美观和对世俗看法的超脱。
"宿昔有鼻孔,不穿牯牛绳"则是一种隐喻,表达诗人不愿意被世俗规范束缚,即使身体上也象征性地拒绝被控制。这里的“宿昔”指的是过去,“鼻孔”和“牯牛绳”都是比喻,用来强调诗人的自由精神。
"亭亭僧伽塔,要以两脚登",则是对北湖中僧伽塔(佛教塔)的描写,通过“亭亭”两个字来形容塔的高大和庄严,"要以两脚登"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攀登塔去一探究竟。
"折腰怕督邮,此事岂吾能"这一句,则流露出诗人的现实无奈。"折腰"指的是低头屈服,而“督邮”是古代官府中负责监察的地方官员,这里代表着权威和压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虽然内心渴望自由,但在现实社会结构面前不得不有所屈服。
整首诗通过对北湖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个性解放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中权力压迫的一种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