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云南路九千。旧年鞍马上、又新年。
玉梅寂寞老江边。东风软,杨柳得春先。
斜月照吟鞭。可人难似月、缺还圆。
桃花流水杏花天。欢娱地,谁斗酒尊前。
漠北云南路九千。旧年鞍马上、又新年。
玉梅寂寞老江边。东风软,杨柳得春先。
斜月照吟鞭。可人难似月、缺还圆。
桃花流水杏花天。欢娱地,谁斗酒尊前。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小重山》描绘了一幅边塞与江南相隔千里的画面。"漠北云南路九千"开篇即展现出空间的辽阔和旅途的艰辛,暗示了词人的漂泊生涯。"旧年鞍马上、又新年"两句,通过时间的流转,表达了词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在马背上度过的岁末年初。
"玉梅寂寞老江边"借梅花的孤独形象,寓言词人内心的孤寂,而"东风软,杨柳得春先"则通过春风轻柔、杨柳率先报春的景象,反衬出词人未能及时享受春光的遗憾。"斜月照吟鞭"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月光洒在词人的马鞭上,更显其旅途的寂寥。
下片转而抒发情感,"可人难似月、缺还圆"运用月亮的盈亏比喻人生的起落无常,表达词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桃花流水杏花天"描绘出一幅如画的春景,然而词人却独自面对,无人共赏,"欢娱地,谁斗酒尊前"以疑问的形式,流露出词人对知己共饮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边塞与江南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孤独的旅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深深感叹。
来时擘茧正探官,走马传宣夹路看。
便锁青春辞上閤,徒知白日近长安。
思归有梦同谁说,强意题诗只自宽。
犹喜共量天下士,亦胜东野亦胜韩。
江燕衔泥日,深堂拂玉琴。
不教关閤户,乃见主人心。
掠水飞殊捷,迎风去已禁。
短书犹可记,聊影托微吟。